“陆大人女婿是谁?”贾琏听着这话,诧异的问道。
“难道大人还不知道,就是沈沉啊,他原本不过是当地孤儿,年纪轻轻便参了军,这不一路升上来,前几年娶了陆大人幺女,越发的不拿我放在眼里。”肖炎说着似乎对沈沉意见颇深,最后嘴角微微勾起不屑的说道:“这个沈沉是当地冉家村的外姓人,听说当年他爹娘逃难来此,就在冉家村暂住下来,他爹略通医术,平时日便帮着村民看病糊口,后来在沈沉九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沈沉靠着村民接济这才活了下来,后来便参了军。”肖炎说着便呵呵两声,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接着道:“此人桀骜不驯,满脑子小心思,拉帮结派排除异己,大人初来此地要是不信,尽可以随便找人问下便知。”
沈沉那人贾琏昨日便见过了,接风宴上他从头到尾便没说两句话,实在看不出什么,而陆大人贾琏又对他印象甚好。如今肖炎这一番话下来,贾琏越发觉得这滨海水军看着人少,这事可一点都不少啊。
贾琏沉默不语,肖炎也暂时停了口,见贾琏眉色不展,肖炎干笑着:“我这人就是不会来事,大人刚来,我就拿这些话给大人添堵。”肖炎说着便懊恼的低了头
“哪里的话,我来了滨海两眼一抹黑,就想听大实话。”贾琏说完,肖炎笑了笑,正要再说几句,便见着小厮进了门,直接便道:“海边闹起来了,郭县令派了人过来通知总兵。”
“到底什么事?”贾琏看了一眼肖炎,朝着传讯的小厮问道。
那小厮低着头说道:“好像是冉家村,说是为了出海的事闹了好几次,今儿闹大了,村长带头把渔民的船都砸烂了,如今在海边闹着要跳海呢!”
“这是县衙的分内事。”贾琏说道这看了一眼肖炎,肖炎笑着接口道:“郭县令手下就一个师爷两个捕快,当地渔民彪悍,冉家村的渔民最是厉害,想必是郭县令想请总兵大人派人前去威吓那些渔民。”肖炎说着,一瘸一拐的走了过来说道:“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人派百来个兄弟去那边吓唬一番闹事的渔民便成了,这事三天两头的便闹一番,实在不是大事。”
“参将腿伤未愈,好生歇着,再者我也想到处看看。”贾琏说完,便叫了杨主簿又点了一百多号人直接去了冉家村海边。
杨主簿虽不是当地人,可在此地多年平日就住在总兵府后面的小院里,昨儿他就跟着陆大人一起迎接了贾琏,今儿早上他早早的便在大厅后面的议事厅里整理文书。
杨主簿跟在贾琏身后,带着贾琏往冉家村赶去。冉家村就在城外东面,贾琏一行人还没到海边,便见着前面人头涌动。郭县令见贾琏等人过来,忙小跑着过来,见了贾琏便道:“大人怎么亲自来了,就是一个妇道人家不守规矩,好好的日子不过非折腾着出海。”
这边贾琏带着人一道,渔民们的声音渐渐的低了下去,当中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上前道:“劳烦大人了,大生前年因公殉职后,大生家的从去年便吵着闹着要出海打渔,这女人不能出海是老规矩。这不前段时间她偷偷的买了一条渔船,今儿想出海,幸好被我们发现,如今还在闹呢!”说着便看向海边。
渔民们早就自发让出了一条路开,海边停满了船,在最角落里看见一只破败的小渔船,就在甲板上趴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
那女子此时已经站了起来,理了理衣裳,捋了捋头发,一张脸泛着微微的惨白,看向贾琏等人道:“我就想出海打渔,挣点钱讨生活。”
村长听了这话边朝着贾琏和郭县令道:“听听这话,说出来也不嫌害臊,哪有女人出海的。”
贾琏初来,自然不便说话,郭县令见贾琏不说,便接口道:“一个妇道人家,就该在家安分守己,这种抛头露面事做出来简直有伤风化。”说着便凑向贾琏道:“大人,大生之前在军中任职,就因为这我们对她一再容忍,导致她无法无天起来,不如……”郭县令说着一双眼睛便转了转。
贾琏明白过来,这大生想必当年在军中有些人脉,而这女子因是军人遗孀,郭县令不好随意处置,这才找了自己来,倒是个油滑之人。
只不知前几次陆大人是如何处置此事,贾琏盯着郭县令看了会,郭县令被贾琏看的浑身难受,最后朝着村长一瞪眼道:“你这个当村长的连这事都搞不定,不就是个女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