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我的改造者是好友。”布兰顿言简意赅。
“他今年多大了?”贾斯帕问。
“我不太清楚。或许三百多岁。”布兰顿想到一百年前第一次见迪库的时候他穿着样式古老的燕尾服。
“他有没有和你说起过监狱?或者类似的地方?”爱德华想到他读到的画面,连忙问。
“额……”布兰顿犹豫了一下:“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所有人心里都一愣,他们从未想过这个答案。
巴士底狱,在十八世纪末由制宪会议改建成巴士底广场,凡是去过巴黎的都知道巴士底广场的存在。
只是,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的吸血鬼生涯,还会和这样一个充满了政/治味道的地方联系在一起。
爱德华仿佛抓住了什么,他飞速的回忆着在读了无数遍的历史书上学到的内容,巴士底狱,巴黎的军/事制高点,同时,关押政治犯的地方。
迪库……
迪库——他听过这个姓氏,这个姓氏应该在历史上留下过记忆,他确定,是18世纪的历史。
弗朗西斯科·迪库
“三百多岁,18世纪。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伊利萨尔忽然说:“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国民自卫军!八月革命!”他的目光变得明亮又坚定。他生活的年代正是18世纪,他变成吸血鬼之后没有多久就是法国大革命,趁着动乱,他吸过不少的保皇军的血。
他慢慢的回忆着那个年代:“一个英才汇聚的时代,让-雅克·卢梭,查理·孟德斯鸠……”17、18世纪,也是吸血鬼最喜欢、也最繁盛的年代,大量的吸血鬼被创造出来。
他忽然愣了愣,打住了话头,过了片刻,喃喃的说着:“他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世纪”。
爱德华读到了他的心,从他给出的久远的记忆中,终于找到了一个熟悉的姓氏:迪库!
作者有话要说:
伏笔有不少,线索也有不少。
第69章 溯源
“他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世纪?”卡门疑惑的问:“他?他是谁?”
伊利萨尔满怀崇敬的回答:“伏尔泰。这是雨果对伏尔泰的评价。”
“喔哦。我知道他。”克劳蒂亚小声的说:“生命在于运动,就是他提出来的。”
爱德华笑着调侃:“你也只知道这些吧?”
“还有很多……他是思想家。虽然具体的东西我都忘记了。”
伊利萨尔点点头:“他当然是思想家,他是法兰西思想之王。”
“这和迪库有什么关系么?”卡门急切的问。
“是的,有关系。记得那个时候我已经成为吸血鬼二十多年了——让我想想,应该是1760年或者是1761年?那个时候我正好在巴黎两年了,并打算下个月离开。”伊利萨尔跟在贾斯帕后面,在这个地道里,陷入了回忆之中。
“那个时候天气一时好,一时坏,为了避免忽然出太阳,我们索性在晚上活动。有天晚上,我们发现人们都在谈论一个新闻,一个老人杀死了他的儿子,只是他却不认罪。”
“父杀子这样的新闻让我们颇为感兴趣,我们当天夜里就特地从巴黎赶去了图卢兹市——这个案子就是发生在那里的。如果我没有记错,这个老人是住在费拉迪埃街到,叫让·卡拉斯。”
“让·卡拉斯是很有社会威望,并受人尊敬的商人,乐善好施,他信奉新教的加尔文派——也叫胡格诺派。”
“那天晚上,他发现自己的儿子悬梁自尽了。人们怀疑是他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因为他们有不同的信仰。”
“他信奉新教,而他的儿子信奉天主教——我们都知道,这两个教派之间的矛盾有多么深,两教之间的冲突从16世纪就开始了,可是过了两百年,到了18世纪,仍然很尖锐。”
“图卢兹市的一位法官赶过来,将卡拉斯的全家人和一位客人——除了他当时不在家的一个女儿——全部逮捕。哦,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这个法官没有经过审判,没有经过调查,甚至连案发现场都没有看上一眼,就直接毫无证据的把他们逮捕了。”
“很多人都认为让·卡拉斯是不可能杀死他的儿子的,因为他已经太年迈了,而他的儿子正值壮年,他甚至都拖不动20公斤。怎么可能杀死一个成年男人,甚至把他挂到房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