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了?韩丽还是不明白。
在韩丽穿来的这短暂而丰富的几年里, 她所看到的全是自由恋爱。从克莱顿县到亚特兰大, 从查尔斯顿到凡尔纳,在这所有的地方, 男孩和女孩从小就一起玩耍一起参加舞会。直到青春懵懂的年龄, 男孩向女孩求婚, 而女孩是可以拒绝的。有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也有娶不上老婆的单身汉。但是总的来说,韩丽没有见过任何人步入自己不认可的婚姻中。
“我和奥哈拉先生早先认为你们都还小, 晚几年结婚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奥哈拉夫人叹了口气坐到沙发上:“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男孩们都在战场上,县里的伤亡已经越来越大了,即使现在所有活着的男孩都赶回来结婚,也肯定有姑娘被剩下。”
不是正好么?韩丽愿意被剩下,请一定要把我剩下。
“女人的青春和美貌不是永恒的,它就像玫瑰瓣上的露水,你还没来得及欣赏就消失了。”奥哈拉夫人轻拍着韩丽的手背:“爱情固然可贵,但是如果拖成了老姑娘就没办法再后悔了。”
“……”韩丽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方面,韩丽父母失败的婚姻给韩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伤害,这种伤害让韩丽变成了一个不相信爱情和婚姻的人。另一方面,在19世纪的美国,韩丽却看到了真正的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这里的男人虽然心智幼稚,但是他们具有一个相当难得的品质——守信。身处一个女人疯狂的想嫁人,男人多半重信守诺的环境中,韩丽难免不会对漂亮的婚纱产生一点点想法。
但是奥哈拉夫人说的没错,韩丽在等一个不存在的爱情。对方得有19世纪绅士应该具备的所有的优良品质,还要能理解韩丽做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所追求的自由意志和个人成就感。最重要的,这个人得至死不渝的爱着韩丽——在韩丽也爱他的前提下。
最后一点淘汰了世上所有的人,韩丽不会爱一个人。
“亚历山大不是最合适的人,你们甚至对彼此都不了解。但是,亲爱的,你得迈出第一步,羞涩是好的,但是腼腆就过了。试着去了解,去感受,不要等到来不及了才去懊悔。”奥哈拉夫人捧着心爱的大女儿的脸温柔的说。
“就连苏艾伦都知道抓紧自己的幸福,你可不要被她比下去了!”奥哈拉夫人用这句话作为结束语。
韩丽费力的把火腿挂在阁楼上的钉勾上的时候还在想奥哈拉夫人说的话:
不要等到来不及吗?……什么时候才算是来不及呢?20岁?30岁?还是要到碧姬小姐那样的60岁?
别说拖到60岁了,韩丽连一天也没拖过去。奥哈拉夫人半胁迫的让韩丽抄了一首完全不知所云的关于松鼠和松树的诗。但是韩丽无论如何都写不出关于自己的只言片语,奥哈拉夫人只好把那首诗寄走了。
在来回寄了五次或者七次诗歌之后,亚历山大寄来了求婚书。
你干脆娶了那本诗集好了!
就在韩丽摩拳擦掌准备写拒婚书的时候——这个韩丽最擅长了,从穿过来就一直在写没断过!——奥哈拉夫人出现了。
“你要是不答应,就再抄一首诗。”奥哈拉夫人一把扯过韩丽已经写好的开头的信纸,“也许是我太纵容你们了,让你对婚姻有什么错觉。在你们通信到第三封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以结婚为前提的交往了。你不能写拒婚书,直到你们正式见面。那时候如果你还是不满意才可以拒绝。但是现在,要么你写写自己的日常生活,要么你就去抄诗。”
奥哈拉夫人你确定不是在坑我?抄诗是你逼我的好伐?
韩丽欲哭无泪。
就这样,韩丽的人生中出现了一个准-准未婚夫。
就连梅兰妮也支持了奥哈拉夫人的说法:“咱们亚特兰大也有这样的,真正古老而显赫的大家族都遵循着严格而守旧的礼仪规范,男女见面之前通信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不过你仍然有机会拒绝这门亲事。”
但是奥哈拉夫人已经在为婚礼做准备了,她拿出了自己结婚时穿过的礼服——对,奥哈拉夫人没有把它捐给邦联,她还有三个姑娘没有出嫁呢,她能给邦联的东西不少,没必要把礼服捐出去——然后把韩丽关在家里修改这件白绸子礼服。
韩丽用了一个月终于把礼服缝好了。奥哈拉夫人知道海薇在这里面的功劳不小。不过没关系,奥哈拉夫人已经决定把海薇和海兰都陪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