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小殊死了,皇长兄死了,姑姑,她,也……”
话还没有说完,萧景琰就已经泣不成声,他紧握着双拳像是在忍耐着什么。
静嫔走到萧景琰身边,将怀中的女婴递给他,萧景琰看着女婴止住了哭泣,抬手抹了抹眼泪,看向静嫔。
“景琰,这是你和玉儿的孩子,是个女孩,虽然宗室女的封号必须由陛下亲起,但是你可以先给她起一个小字。”
萧景琰动了动嘴角没有说话,满身的绝望之气让静妃再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翎儿,翎羽的翎。”
“景琰!”
“母妃,翎儿没有生母,您善医术,请您先照看一段时间吧。”
说着,他便转身向宫外走去。静嫔抱着已经叫翎儿的女婴叹了口气,稍平复了心情,便向芷萝宫走去。
翎儿因为在尚不足月的时候出生,体质较弱,她除了在饥饿和不舒服时小哭一会,其余时间都在安眠。
皇七子萧景琰因为只是郡王,只能每月十五进宫探望静嫔和在静嫔身边的自己的孩子。三个月过去了,梅岭的大火早已熄灭,但那火太大了,大到所有人都以为一切都随着那场大火而结束了。
翎儿已经可以扶墙而立,萧景琰还是没有提出要带走她,静嫔皱了皱眉,看着面前固执的儿子。
“景琰,翎儿的身体已经好多了,已经不用再吃药了,孩子需要父亲,你还没有抱过她呢,该带她回去了。”
“母妃不喜欢翎儿吗?”
“景琰,你……”
“圣旨到!”
“儿臣/臣妾,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七子景琰之女,灵敏淑德,风姿雅悦,端庄淑睿,克令克柔,安贞叶吉,雍和粹纯。着即册封为凌阳郡主,奉吉时告宗室宗庙,钦哉。 ”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娘娘,殿下,陛下得知郡主在芷萝宫,特命婢子前来宣旨。但郡主常住在宫内实在有些失了体统,陛下希望郡主尽早离宫。”
静嫔拦住想要说些什么的靖王,上前一步温婉笑道:“高公公说的是,景琰今日就会带凌阳回去,但凌阳毕竟在芷萝宫住了这么久,所用之物有些繁多,劳烦高公公告知陛下,请景琰在宫内多待一个时辰,也好让我把凌阳所用之物好好准备,让景琰带走。
高公公也应该是知道的,凌阳年岁尚小,所用之物本就繁杂,再加上凌阳体弱,景琰府上什么也没有准备,所以希望陛下能通融一个时辰,臣妾会当面向陛下谢罪。”
“娘娘言重了,娘娘所说之事本就应该,再加上陛下并无发怒之举,只是让婢子提醒一二,娘娘何言请罪。”
“凌阳长居宫内本就有失体统,劳烦陛下提及,本就是臣妾之过。”
“既如此,那婢子告退。”
“公公慢走。”
萧景琰扶静嫔落座,二人盯着手中的圣旨不仅有些惊疑。
静嫔连忙问向身边侍候的婢女:“规定的时辰已过,凌阳郡主为何还不回来?!”
“启禀娘娘,郡主刚回芷萝宫。”
“让奶娘来见我!”
“诺。”
静嫔以手抚额,对萧景琰说到:“陛下不会无缘无故册封翎儿为郡主,这其中一定有什么缘由。”
萧景琰淡然笑道:“母妃不必忧虑,此刻的我又有什么可以遭人惦记的?”
“我怕遭人惦记的不是你,而是翎儿。”
听到此话,萧景琰面容一肃:“我没能保护好小殊、皇长兄和玉儿,但翎儿,没有人能伤害到她!”
话音刚落,奶娘便抱着翎儿到了殿内。
“奶娘,今日你抱着凌阳郡主去了哪些地方?又见了哪些人?记着,必须事无巨细!”
“启禀娘娘,婢女今日按时辰抱郡主晒太阳,在芷萝宫门口遇见陛下,陛下让婢女抱着郡主进前,之后便抱着郡主前往御花园,陛下教郡主说了会话,问了婢女娘娘安排的时辰,便让婢女抱郡主回来了。”
“可还有遗漏?”
“并无。”
“……母妃,我该带翎儿回去了。”
“景琰,千万要小心呐。”
萧景琰苦涩一笑,“儿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