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岸芷汀兰_作者:易南夕(85)

2018-08-02 易南夕

  一阵冷风刮过,吹得人身上凉飕飕的,庖丁这才发现自己额头上的湿汗,刚忙用袖子抹了抹,顺便掩饰一下内心的不安。屋内除了他的动作发出的声音之外,再无其他,静得令人心慌。

  突然,一道声音突兀的划破了寂静,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中:

  “相逢未必有缘,相见不如不见。”

  李斯猛然一惊,这声音!难道?!

  那背对着它的人缓缓地站起身,缓缓的面向他,缓缓地...摘下了斗篷上的帽子。或许只是很短的距离,但在李斯眼里,却仿佛经过了几亿光年。他站在原地,震惊的看着对面的人,那分明是...他的老师——荀况。

  随着荀况的动作,桌边其余的人也纷纷摘下了帽子,均为儒家弟子。他们从垫子上站起身来,整齐划一的拜了一声“相国大人”。张良一派闲适从容,仔细看似乎还能看到一丝意料之中的淡然。而颜路则沉稳许多,他微垂着眉眼,恭顺地低着头,旁人永远看不清他的内心。

  里斯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连忙拱手回了一礼,语气中不自觉地带了些许恭敬,“原来是小圣贤庄的各位,”说着又朝荀况望去,“李斯实在不知道老师也在这里,真是太冒昧了。”

  荀况脸上没什么表情,淡淡回道,“李大人,按照法家制定的大秦律,是否有我应该向你行跪拜之礼?”

  李斯连忙拜了下去,“老师在上,弟子李斯拜见。”

  “李大人位高权重,我怎么敢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年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之恩,李斯终身不忘。”

  “呵呵呵”荀况冷笑两声,直接背过身去,“老夫何德何能,传什么道,授什么业,又解了李大人的什么惑?”他轻瞥了身后那人一眼,继而说道,“难道李大人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还是出自老夫的指点?”

  “大胆!你竟敢这么对相国大人说话!”

  李斯扭头轻斥,“这位是我的恩师,不得无礼,退下。”他并不想继续刚刚那个话题,转而说到,“听说老师一直在闭关修习,怎么有此雅兴下山,到桑海城内?”

  荀况似乎并不想与他闲谈,语气不善地道:“我们只是想来尝尝丁掌柜的手艺,莫非也触犯了大秦律法?”

  被点名的庖丁尴尬地笑了笑,只是这笑比哭还难看。

  “老师说哪里话,只是最近桑海城内有叛逆分子活动,而老师与其他人偏偏装扮如此神秘。”

  张良忙不迭地接过话,“大人请恕罪,儒家有训,君子远庖厨,故而平日饮食都是丁掌柜送到庄上。而这一次,丁掌柜研制了几道新菜色,都是要热烹热食,所以,邀请我们过来品尝,这才显得有些行踪神秘。”

  他的话中,说辞与语气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就连语速都是轻缓的,如同叙述一个故事一般娓娓道来,愣是让李斯没有挑出半点错来。

  无奈,李斯哈哈一笑,半是诚恳半是虚假的道,“那真是误会了,”随即,他又扭头对庖丁说到,“丁掌柜,多有得罪了。”

  “哪里哪里。”庖丁尴尬的笑笑,又十分“真挚”地说道,“相国大人既然来了,要不要一起品尝新菜啊?”

  李斯看了看仍然背对着自己的荀况,半晌,开口道,“我就不敢打扰恩师的雅兴了,弟子告辞。”

  儒家除荀况外均礼貌一拜,恭送李斯。

  直到李斯的一队人马消失在视线中,庖丁才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气,天知道他有多怕刚才李斯选择留下来,幸好他走了。一放松,这才感觉到浑身都已经被汗水打湿,门外的风挨到身上有些冷,他转身要向屋内走去,猛一抬头,却看见了儒家那位三师公脸上的笑意,以及,眼中一闪而过的狡黠。

  与此同时,有间客栈的酒窖内

  忽闻一道脚步声匆匆而来,屋内众人听到声响,齐齐向门外看去。

  盗跖飞速闪到门边,将门微微拉开了一条缝,却见一个着墨家装扮的男子疾步跑来,他扭头对屋内的人说到,“是自己人。”又将门打开,朝着门外的人问道,“怎么样,出了什么事情了?”

  那人顾不上把气喘匀,就连忙说道,“蒙恬的...黄金火骑兵,已经包围了我们的...隐秘点。”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