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个助纣为虐坏事做绝的雀儿,不让她跟她主子同甘共苦岂不是可惜了?
第二日一早,吴王府一前一后抬出了三副棺材,满京城的人都知道王府里的两位淑媛死了,据说还死的不明不白,自然瞒不过皇帝皇后。
皇帝要在太上皇面前扮演孝子慈父,自然不可能去说儿子的不是,便撺掇皇后去给皇太后请安,顺便去探探口风,说说吴王夫妇的不是。
“臣媳见过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毕恭毕敬的行了礼。
对于这个儿媳妇,太后娘娘还是挺喜欢的,识大体又贤惠,只是有一点不好,未免太畏手畏脚,在皇帝跟前儿没挣得尊严不说,在妃嫔面前也没立下规矩,好在人很孝顺,比那些心机深沉整日算计这个算计那个的强。
“皇后来了!”太后笑笑道,“近前来,陪本宫说说话。”
这时一个宫女捧着茶盘进来,皇后亲自接过茶盘,给太后到了一杯热茶,伺候她喝下,才起身道:“母后身子可还好?”
太后笑笑说:“好,倒是劳你惦记了。”说着突然咳嗽起来,皇后眼明手快的走过去,一下一下轻轻给太后拍着背,直到太后顺过气,轻轻拍拍她的手,道:“你坐下吧,我正愁没人跟我说话呢。”
皇后谢了坐,便想着法的逗太后开心,一件一件的跟她说皇宫内外新发生的新鲜事。说着说着,便往正题上引:“母后您还不知道吧,吴王府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今儿天方亮未亮之时,吴王府一溜儿抬出了三口棺材,一下死了三个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说死的是三个丫头,还有说两位淑媛都死了的,还有说是吴王府昨夜闯进了刺客,杀了三个人。”
太后听罢脸色都变了,忙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皇帝不派人查查么,吴王和王妃没事吧?”
皇后道:“母后别担心,陛下已经派人去查了。”
正说着,一个宫女进来,附耳跟皇后说了几句话。太后盯着二人看,心里焦急,便问:“怎么了?”
皇后笑道:“陛下派去查探之人已经回来了,说吴王和王妃都没事,死的是两位淑媛和一个丫头 。”
太后更疑惑了:“好端端的,两位淑媛如何就死了?”
皇后垂下头说:“这,臣媳便不知道了。”
“你……”太后想了片刻,道:“皇后,我没记错的话吴王府里的两位淑媛都是你赐下的吧。”皇后听了点点头,仍是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低头泡茶,一副不敢言说不敢抗争的样子。太后叹口气说:“不是我说你,你也太好性儿了,你是堂堂皇后之尊,大秦的一国之母,你赐下的两个人在吴王府,好端端的说没就没了,你也不把吴王妃叫来问问,究竟算怎么样呢?”
皇后垂下头,满面难色,半天才缓缓开口:“臣媳在宫中多年,未曾为陛下生个一年半女,人微言轻,也不知道人家肯不肯来。”
☆、第 68 章
“皇后!”太后闻言不由板了脸, 十分看不上皇后的小家子气, 心里想你是皇后你怕什么,难道一个王妃还敢顶撞你不成?那也太不将皇家礼仪、威严放在眼里了。
虽然心里十分气愤,但太后到底还是留了几分面子。
“你是皇后,统率六宫, 约束各妃嫔的行为,便是皇子、公主、王妃等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也一样有教导之责,岂可如此妄自菲薄?”
皇后娘娘垂首道:“母后教训的是。”然后便哭诉自己身为继后又不得皇帝喜欢如何如何不容易, 那些宠妃们如何如何在自己面前张扬跋扈, 皇子、王妃们如何如何不将自己放在眼里,言语之间有意无益的给徒祺宇、林忆昔上了不少眼药。
太后开始的时候还是一脸嫌弃状,后来皇后越说越说到她心坎儿里。同为继后, 同样不得夫君喜爱, 太后深深觉得自己找到了知己。
两个女人一致的抹起眼泪, 唠叨起深宫的怨言来。
“有那些人,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就不知天高地厚,整日花枝招展打扮的跟个孔雀似的, 到处勾引人,最该大板子打死!”太后义愤填膺的说。
“母后说的极是。”皇后便顺着太后的意思引经据典, 说了许多褒姒、妲己、杨贵妃等朝因女人而误国之事。
二人一起把那些红颜祸水骂了又骂, 皇后见时机差不多, 趁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