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忆昔将如云留下, 除了是出于善意护她周全外, 也有留一个女医在身边方便随时防范查御医之漏之意。毕竟, 豪门之中隐私众多,而孕期又是最危险的时候。
三人正说话,丫头来报:“王妃, 侯爷夫人他们已经走到昌荣街了。”
过了昌荣街便是吴王府了,林忆昔忙道:“快派人去迎迎。”
丫头领命而去,林忆昔有心去仪门迎迎,奈何她如今贵妃王妃,于礼不合,少不得且忍耐片刻。林黛玉见她眼睑低垂似有沮丧之意,心知其正因嫁于皇家不能全家人之礼而伤感,遂轻轻扯扯她的袖子,道:“王妃姐姐,我替你去迎迎夫人如何?”
如云听了也说:“王妃娘娘,我也去吧,我还没见过夫人呢?”
林忆昔点点头,道:“那就麻烦二位了。”
说着命人拿出自己的狐裘斗篷,给林黛玉披上。
如云早把自己来时穿得猩猩毡斗篷披了,拉着黛玉的手起身告辞。
林黛玉素来体弱,最怕冷的,夏日还好,尤其一到了冬日,手脚常是冰凉的。伺候她的丫鬟都知道她这种体质,一进了十月,到哪都捧着手炉。而如云则恰恰相反,即使寒冬腊月,手脚也都是温热的。黛玉一被她拉了手,便怔了一下,轻呼:“如云姐姐,你的手好热,我要是像你这样多好,冬天就不怕冷了!”
如云的手比一般女子的都大,而黛玉的则比绝大部分女子的手都小。如云一拉,黛玉便觉得自己的手被一个温暖的东西包裹了起来,比最好的手炉都舒服。
“傻丫头!”如云笑着在黛玉额上一点,道:“等你身子调理好了就行了。”
黛玉点点头,问:“如云姐姐,我的身子何时才能调理好?”
“你照我给你的方子按时吃药,再有个一年半载就差不多了。”
说着便拉着黛玉带着一众丫鬟出去,出了仪门,一直走到垂花门附近等候。约莫过了半柱香的功夫,崔夫人携三房太太方氏并林忆馨在丫鬟婆子们的簇拥下走来。见了黛玉,不等她行礼毕便一把拉住搂在怀里,叫了一声“我的儿”,在她头上摸了又摸,最后拉着手问:“好孩子,有些日子没见,你瘦了……”又问,“王妃娘娘呢?”
林黛玉想说我哪里瘦了,在王府里吃得好住得好,倒是胖了些。还没开口,又听崔夫人问王妃,便道:“王妃娘娘在正厅呢,派我来迎迎您。”
说着便引崔夫人等人往正厅而去。
林忆馨长高了些,只是还是一如既往的胆小,不敢跟黛玉答话,只是跟在身后偷偷拉她的衣襟。
林黛玉笑着拉了她的手,问:“这些日子都了什么书?”
林忆馨糯糯的答:“姐姐送我的那本诗经还没读完呢。”
林黛玉笑道:“不急,诗经不比旁的,须要慢慢研读才有味道。”
二人一路说着悄悄话,林忆馨似乎大胆了些,又问林黛玉大姐姐好不好,有没有想她。林黛玉告诉她王妃常常提起她,还说今儿王妃特命厨房多做了几样新巧点心,说要给馨丫头呢。
林忆馨听完喜的咧着嘴笑个不住。
不大一会儿,便到了正厅。通过层层通报,崔夫人终于见到了坐在主位几个月未曾见到的女儿,想起侯府刚刚劫后重生,多赖女儿女婿之力,否则,还不知能不能或者出府门呢。想着,不觉心头一通,眼睛一热,落下泪来。眼前之物变得影影绰绰起来,崔夫人下意识的把膝盖一曲,正要见礼,却感到一只有力的双手托住了她。
“母亲~”林忆昔喊了一声。
“孩子,好孩子……”崔夫人的眼泪越发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如断了线的珠子。好不容易停了泪,便盯着林忆昔的肚子,喃喃的说了句:“有六个月了吧,肚子都这么大了……”
林忆昔手轻轻抚在肚子上,脸上带着笑:“再有几个月就要出来了,娘您要当外婆了。”
“好好,好啊!”崔夫人连说了几个好,眼里不觉又含了泪。
崔夫人虽然被林忆昔拉住,但三太太方氏及随行众人可是结结实实行的跪拜之礼。林忆昔看了一眼众人,摆摆手说:“都起来吧,都是自家人,快别多礼了。”说着便拉崔夫人坐下,自己也做了。
没有林忆昔的允许,旁人可不敢坐,地上站了一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