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兰若寺_作者:载载(74)

2018-07-16 载载

  白献之要取的百山之木是一个道理,只是没有僧侣这层外衣,又要让别人心怀善念的送上木头,可要花不少心思。

  善有善报,可不是一句空话。这善报未必是天报,也是人在行善的时候,对自己内心的纯化。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行善的时候,会善报在心,在作恶的时候,每一件坏事,都是心里黑暗的种子。

  槐序用心良苦,白献之未必不明白,但不管明不明白,他是乐意的。

  而玉夫人,在太守的后花园的默默垂泪。在她身边,一棵玉兰树枝叶萎靡,即将枯萎死去。

  第二十七章 拜帖

  玉夫人在庭院中暗自伤神,玉兰树映着月光,艰难的吞吐着微薄的光点。

  玉夫人手中的胧月珠忽然散开,淡淡的蓝色烟气在玉兰树周围盘旋,月光在淡蓝的烟气里氤氲一般化开,化作一滴一滴的水珠聚到玉兰树的叶子上,嘀嗒,落到土里。

  玉夫人脸上露出惊喜,只是片刻,玉兰树就恢复了不少,叶片显得青翠起来。

  但一粒胧月珠,即便是槐序有意相助,能承载的月华也有限,片刻之后,就渺无踪影。

  玉夫人怅然若失,又有些发愁。

  她当然知道这是兰若主出手帮她,否则一枚胧月珠,也只是能养气蕴神,并没有这样的妙用。

  但一枚胧月珠,不过是聊做慰藉之用,并不能解除她的危机,更何况还要为此欠兰若主一个人情。

  玉夫人虽然是个野神,却不是吃血食邪神。

  受人恩惠,若是不报,难免于心不安。

  一枚胧月珠是小,但若是十枚,百枚,甚至要兰若主亲自出手帮她解决问题呢?

  人若将死,都要心神失守,何况生命悠久的神灵。玉夫人自己也不好说自己就一定能抵御诱惑,不和妖魔“同流合污”。

  这兰若主,又打得是什么主意?

  槐序可还真的没有打什么主意。虽然某城隍的“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策论已经过时,但仙神重心,心在行前。

  若是什么都抱着目地去做,他这功德,不积累也罢。

  善心才是重点,以善心出发,才能得善果。若真是为了功德而求功德,才真是半点功德也得不到。

  因为,首先就过不去自己这一关。

  帮助玉夫人,只是瞧她勉强还算一位善神。善神,是不该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去的。

  至于出手却又不尽力,就是对这位善神的考量了。一个被太守娶回家做妾的神灵,又是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善神,做的可未必都是善事。

  把玉夫人抛在一边,槐序在为水府之形做准备。不准备不行,婺江水君性子高傲,有些刚愎自用,仓促前去拜谒,不仅失礼,也会惹得这位水君不喜。

  水君倒未必会对他做什么,但只是给他使点小绊子,就已经不是现在这个阶段的槐序可以承受的了。

  一切,以渡劫为先。

  夜深之时,容娘去龙王庙下了帖子。

  上了三柱槐序亲自烧制的香,龙王庙里青烟袅袅,忽然就有一股诡谲的气氛弥漫,容娘眉眼低垂,感觉到空气里水气变重,粘腻湿滑的感觉围绕着容娘转了两圈,就像是蛇一样。

  容娘不闪不避,神色不动。

  上首的龙王爷神像上灵光浮动,神像仿佛被灌注了灵魂,活了过来。

  与龙王爷神像一同活过来的,还有两侧的龟、鲶二将。

  鲶鱼神张开阔嘴,如同黑影,把容娘手中的拜帖吞进嘴里,随后又化作泥胎。

  婺江水府。

  鲶鱼将将口中拜帖吐出,呈到水君面前。

  水君高居王座,顶着一颗龙头。头上龙角叉叉丫丫,戴着一顶金冠,眉心坠着一颗鸡心大小的红宝石。

  水君是一条红龙,鳞片鲜艳夺目,双眼仿佛两团金光,跳动着火焰。水君有真龙血脉,以龙身的尊贵,自然看不起人类的面孔,也就不会变化成人类的外相。

  水君接过拜帖,拜帖上的字清瘦,仿佛风吹即散,就要从纸上飘然而去。

  槐序夸赞了水君一通,言心慕水君神通广大,尊贵非凡,故而想要前来拜谒。

  水君面上不显,心里却有几分得意。槐序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在金华府,也是赫赫有名的老妖,他这般识趣,水君心里,自然也是得意的。

  水君开口道:“这兰若主也成名已久,他说要来拜会,你们说见是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