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舞阳更是早就死了。
秦王得到这个消息皱了一眉头,手边的审问记录成了废书,到底也没问清楚荆轲认不认得云裳。
咸阳街头,荆轲是见过云裳的,两个人说过的话几根手指都数的过来,他见过她几次也是数的过来的。
他坐在牢房里的时候就在想,自己为什么要把和氏璧送给云裳,是希望她能救他一命,还是有其他的心思?
想着想着,头都要疼了。
昔日,他拿着和氏璧去见燕丹,本希望以此物推拒对方所求,后来发现是在无法拒绝也没让燕丹看到和氏璧,而是自己带到了秦国。
荆轲刺秦一事无声无息的过去了,云裳的日子风平浪静的,她不肯再收旁人送来的礼物,除了秦王,也不肯见宫外来求见的女郎。
一个人的日子当然是怎么太平怎么过。
秦王没再提起这件事,仿佛真的被她那个马马虎虎的借口糊弄过去一样。
无人可以从荆轲那里得到和氏璧来去因果与云裳为何会得到和氏璧,但一个人若是做一件事,尤其是隐患很多的事情,总会有很多原因。
某日,秦王带了两只小簪子去见云裳,他站着,云裳半坐着,由着他动手找个位置把簪子插上。
“孤与美人相知多年,却不知美人最爱何物。”秦王说道。
若真是云裳与荆轲合谋,应该是为了得到什么,她已在深宫,虽不能四处游玩,但在锦绣之中,已然不缺少任何一样东西。
云裳是知道自己缺了什么的,身外之物,她不缺,现在不管得到什么,哪怕秦王说和氏璧就放在她这里,对她来说也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她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想要什么就已经十分清晰了,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真正得到,好在她也没忘。
“妾只盼大王爱妾,时时刻刻,日日夜夜,不缺毫厘。”云裳的手从袖子里探出来,去握秦王的手,她的手小而窄,温温软软的。
一个人会爱惜另一个人,怎么会时时刻刻都爱着呢?
秦王被她说笑了,感情这种东西往往需要的时候才有,她时时刻刻爱他,不过是因为除了他一无所有。
而他这样爱惜她,则是因为不能时时刻刻爱她。
“若是孤只能看得到美人,也许能如此。”秦王笑着说。
若是她真是因此才和荆轲合谋就是天下第一的傻瓜,现在荆轲已死,此事既了。
他的美人依旧不是一个多聪明的女人,算是个小傻瓜。
第114章 看小鱼干
王翦大军一举破燕, 燕王喜及太子丹带着王室众人逃亡辽东,秦将李信带人乘胜追击,再败燕军。
燕王杀太子丹, 献其首级于秦, 意求和,秦王不应, 但亦停止攻击。
此时燕国已经是秦国的囊中之物了。
秦王即位以来, 连灭韩赵燕三国, 其他三国有的惶惶有的自信, 秦人一片欢喜。
秦王有一爱将, 其名蒙恬,两人年龄差不多,蒙恬为武将,出身高门,诗书杂艺均有涉猎,二人有时一同论经下棋。
此时在秦王书房,他一边落子一边说:“今日燕国已入囊中,大王改日可安天下。”
棋盘上黑子和白子在纵横交错的线迹交点上, 秦王随后落下一子, 棋子与棋盘的声音清亮动人。
“还将需要些时日, 有秦几代积攒攻六国易, 然有匈奴在望,守土不易。”
秦王说,听他的语气平淡, 眼神还在棋盘上,可见这些话已经在他心上许久了,今日只是和心腹爱将才说起来罢了。
“明日大王尽得中原,微臣愿守土安疆。”蒙毅一边与秦王下棋一边说。
秦王倒是没有一口顺着对方的话答应下来,而是说道:“边疆苦寒,爱卿慢慢思量。”
“何须多想,大王安六国,若能得大王信重,臣与弟守土,固所愿所幸矣。”蒙嘉说。
秦王一笑,蒙恬蒙毅为他爱将,素珍其锋,今日所请也极得他心意。
下了几局棋,又谈了一会儿,临行前,蒙恬将一物送到二人中间的小案上。
言道:“近来闲暇日子颇多,琢磨了一些小东西,大王应当用得上。”
蒙恬亲手打开盒子,里面装着一根毛笔?
秦王粗一打量倒是看出来了其中的几分门道了,再拿在手里感知了一下重量就一下子明白这个笔究竟是哪里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