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想抢走元春这一胎,也是经过考量的,并不是信口开河得想要报复人,以她看到的新皇,只怕这个不讨喜的贤德妃会在处理掉叔父后,也跟着一同被清理掉。
连她薛宝钗都不愿见到,新皇会愿意见着元春?
与其那孩子胎死腹中,倒不如给了她,多少也算是血脉近些。
更何况,过继出去的皇子多少会有些不同,因为没有继承权,新皇往后只怕会元春的孩子未必会有多讨厌,就好比如今的北静王一般。
只要能教养得优秀,往后也是有很大可能做辅佐亲王的。
甄太妃如何能不考虑这些,有个皇子在手,对甄家有多大的好处,她还能不知道?且不管收不收宠,旁人都不敢过分欺凌,做圣上的人都是要面子得很。
“行了,你也不必多说,且想回去搞定你上头的那个女人!几年都没给我儿生个后嗣,性格还乖张,根本不配给我儿做王妃,不过不要紧,让她底下继续照料我儿,本宫会看重她的。”
薛宝钗诚惶诚恐得应下,都不敢在她面前露出胜利的笑容来。
能爬上高位的女人,从来都不会太过良善,甄太妃也是如此。
原先的薛宝钗可能还下不去那个手,但是入宫多了,也见得多了,除了对待自己那几个小伙伴还有一丝在意,其他人都不算什么了。
既然她年纪轻轻就注定要守一辈子活寡,那当然是要怎么舒坦怎么来了,而且都入宫多时了还不长进,那就太不应该了。
王妃错就错在太天真了,跟元春一样,以为有个身份背景,就能为所欲为。
没有王爷傍身的王妃,其实跟她薛宝钗一样,都是个没有多大价值的女人了,连甄太妃都不知道好生巴结着,就更加没有什么价值了。
薛宝钗如今的心越来越狠,行事也越来越谨慎,一旦漏出马脚可不仅仅是前功尽弃那么简单,很可能连一辈子都得搭上了。
而反观元春,她就是行动得太过没有顾忌,以为自己还在荣国府般,想怎么做便怎么做。
再来说荣国府,贾琏离开京城后,荣国府自然也恢复了平静,作为京里热门人物的王熙凤怀着身孕,又怎么可能会应邀出来走动,识趣的当然不会再来闹腾。
一家子女眷都在家里窝着,赦大老爷倒也不觉得烦,也一样老实得在家里待着。
直到如今,赦大老爷还想不明白,原本闹成那样惨烈的事情,怎么突然就悄无声息得解决了呢?怎么京里的人就不再提了呢?
原先他还以为贾琏那臭小子大祸临头呢,结果一回来竟然算是功成名就。
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那小子投靠得新皇,还赚了如此大的家业,记忆里前几年的贾琏得了赏钱时,还笑得合不拢嘴呢。
现在若是没个万把两银子,那小子只怕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如此有钱,竟然没有人说他横征暴敛,更没有人说他与民争利,简直就是神奇之至。
赦大老爷倒没敢把贾琏的这份优秀按在自己身上,而是觉得跟张家脱不了关系,张家那样的人家,各个都优秀得很,琏儿跟着他们学,自然也会优秀些个。
想想他们家竟然也出了个进士,那真是扬眉吐气得很,如今都算得上真正的改头换面了,父亲底下有知,只怕能笑活过来。
只是一想到父亲,贾赦还是觉得很无语,贾琏说的那些话到底是不是真的?父亲他真的是被老太太给杀了?还有他的身世,真的跟老太太没有半点关系?
可老太太的的确确把贾政给赶出府了呀,若是他贾赦不是亲子的话,那可就是她的独子了!
还有那宝玉,好端端的成了王家人,也是够无语的,听说在王家被管制得都见不到姑娘,哪还有那个见不着姑娘就发呆的病啊!如今都算是好端端的少年了。
还真别说,赦大老爷可是见过改姓之后的贾宝玉,人黝黑不少,也壮实不少,看着的确有神许多,但还是一股娘们劲,在军营呆久了,回到京里跟个色鬼差不多,眼珠子直往姑娘身上瞄,都不带挑的。
赦大老爷瞧见宝玉那样下流,当然不会跟他打招呼,只可惜王子腾好不容易把人调整好了,却又给整出个色中饿鬼德行,当真生下就是个下流胚子,难怪抓周时拿了胭脂头钗。
原本赦大老爷也觉得那次抓周有问题的,王夫人不可能不提前教导,如今一看,那真是天性使然,教都教不好,就这样的人,还说什么最疼姑娘家,还肖想人家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