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在官场上还成,懂得借势懂得猜度人心,但在后院里就不怎么样了,他能为了贾敏冷落府上所有姨娘,她王氏就能用那些姨娘,弄死他最上心的人,到时候就留下林黛玉一个,让她带着林家的万贯家财到她贾家来。
王氏都有些迫不及待想欺负贾敏的爱女,贾敏这辈子可就她一个闺女。
贾琏和王熙凤暗处看着,只以大老爷的口吻,写了封信提醒林如海,至于林如海他信不信,就不关他们大房的事了,至少他们大房算得上问心无愧。
如此这番闹腾,等所有的事都平息下去后,天气又渐渐得冷了,这一年里,贾琏成熟了很多,王熙凤也见识了许多,这夫妻二人的心眼子,比旁人多得多了。
还有迎春丫头,面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没人明日暗里得嘲讽,也没人敢随意招惹她,她的日子可不就过得舒心自在,她本就是安静的人,实际上并不需要旁人陪伴,有司棋和绣橘在旁打趣儿,日子并不难熬。
探春似乎也彻底改变了态度,对元春时不时就会嘲讽一二,再无往日的恭顺,即便如今还在守孝,探春总能让人觉得,她着实生得明艳秀雅。
赵姨娘旁的功夫不会,梳妆打扮那是一绝,曾经她赵姨娘在老太太那儿,也是个得脸的人物,靠着这手艺,混得很好,若非如此,又岂会轮到她给贾政做妾。
老太太看着探春的行事,却没指责过一句,甚至还愿意跟她调侃嬉笑,已经算是给府上人一个暗号,元春是彻底失宠了。
没有价值的姑娘在荣国府不会过得好,曾经的三春如此,如今的探春也是如此,元春身边即便还有那么多丫头服侍,但多少人心里已经有了另折他出的想法。
元春表现得倒是不错,并不悲喜,也不怒骂,平平淡淡看待,颇有股世家女的涵养。
老太太同样把这些看在眼底,有几分可惜,又有几分不甘心。
而这个时候,薛家长房进京了。
年纪已经有9岁的宝钗被薛姨妈带进贾府问安,那等的天香国色,比元春更胜一筹。
小小年纪的宝钗长得丰满圆润,一张芙蓉面笑起来分外甜美,她端庄优雅不下元春,却比元春多分女孩家的娇羞和王熙凤般的处世。
薛宝钗是个能说会道的,常年跟着薛老爷,懂得如何与人打交道,她高傲却不轻易得罪人,也不会明面上迎高踩低,面对元春,她笑脸引人,面对迎春和探春,也不会过于亲近,对待宝玉也是副好姐姐样,让薛姨妈格外面上有光彩。
说起来,贾府的姑娘们是比不上她的,若薛宝钗能有元春的出身,她的青云路会比元春走得更顺畅,而这一次,元春倒下了,薛宝钗即将取而代之。
在这样的情况下,薛宝钗不可能会让自己露出缺陷来,她要让她叔父彻底安心,彻底满意。
而压下贾家的姑娘,便是最方便简单的方式。
因着薛大老爷是一同进京的,自然他们一家子要住在薛家的宅院里头,薛家是皇商,每年都要进京送货,宅子一直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门第同样不差。
尤其这回是一家子进京,为得还是薛宝钗入宫的大事,薛大老爷理所当然会常驻京城,一旦薛宝钗成了宫妃,他们薛家没准能更上一筹。
原先四王八公是跟着太子的,可他薛家却不得不跟甄家来往甚密,但如今王子腾是跟随甄家的,宝钗入宫只会进十七皇子的后院,以他薛家跟甄家的老交情,宝钗的前程极为光明。
有这份加成在里头,探春对宝钗可谓是亲近至极,看得王氏十分懊恼。
曾经这份荣耀是王夫人的,如今变成了她薛姨妈的,王夫人不呕血才怪。可她能怪谁呢?怪元春没用?还是怪她二哥另寻他人?
除非他知道是贾琏动的手,否则怪来怪去,也没用。
王熙凤在一旁看着薛家母女,再看看元春淡然的表情,总觉得这世道变得真快,只不过她王熙凤终究还是会笑到最后,因为她有贾琏这个“黑了心肝”的家伙。
守孝三年实在是太长了,她王熙凤真的很想给贾琏生一个孩子,有了孩子,她王熙凤就会彻底得被大房认同,而不会像现在这样,总觉得她如此帮衬贾琏好像对不住王家一样。
就在薛家母女抖搂能耐的时候,薛大老爷同样在荣禧堂表现他的能耐,做皇商的人都有好口才,薛大老爷给贾家送来不少好东西,都是他过会儿要送进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