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掌中珠_作者:掌中珠(11)

2018-07-10 掌中珠 红楼

  他端坐在桌前看书,听到门外,有人走近,小厮长乐从偏房走近请安,便知是林黛玉。于是放下书打开房门说道:“妹妹旅途劳累,确应该多歇歇!”

  林黛玉看向廖知拙,见他长身玉立,面容冷峻,嘴角一丝笑意略将严肃打破,显得柔和可亲起来。她盈盈施礼笑道:“妹妹昨晚贪杯,今晨懒起,不曾早早给爹爹哥哥请安,还请哥哥恕罪。”

  只见她上着水绿绸缎对襟立领棉袄,下着白底梅花曳地长棉裙,头梳偏髻着珍珠发簪,双耳戴着翡翠耳坠,整个人在洁白的雪地里,袅袅婷婷。

  廖知拙见她娇柔怯弱知她不禁风寒,忙引她入内,又着人呈上茶点果盘来。

  林黛玉甫一进屋就看到墙上写的一幅字,上书唐李频的诗句: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只见字体如剑划戈钩,跌宕起伏、奇异潇洒,凌冽之气直逼眉间,不禁轻嗳了一声。

  待她略缓缓神还欲再看,廖知拙引她入座,并说道:“这副字是我前月写的。叔叔说我胸中积愤需要抒发出来才好,因此我每日除了练剑,闲暇时也写一写字。只是多年不曾拿笔都生疏了,妹妹切勿笑话。”

  林黛玉抿了口茶道:“哥哥过谦了,我观这字笔力遒劲如寒梅瘦枝,运笔如龙似云烟缥缈,却是好字。更难得哥哥直抒胸臆,长歌当哭,这字也似喷薄出一股子生气来。”

  说完,一眼看到书桌上翻扣的一本书,遂问道:“哥哥看得什么书?”方觉不好,又忙说道:“扬州冬日里冷虽冷,大雪天却难得,哥哥怎么不出去走走,踏雪寻梅也是雅趣。”

  廖知拙知道林黛玉口误,神情未变,只翻开书递给她瞧,说道:“我闲来无事,就拿了些风俗人情、地理遗迹之类的略看看。一来养养精神,二来以后也有意四处走走,可提前备备课。”

  林黛玉知他初入此地,没了家国亲朋,也没了事业目标,顿消了精神气儿,须得缓缓才可回转过来。于是也不多提,只笑说道:“哥哥以后游览天下,最好也像这书一样,把那有趣事奇景记下来,这样妹妹也能跟着饱饱眼福。”

  廖知拙知道现今对女子条框甚多,不比他前世多有武林奇女、名门秀女行走天下。如今看林黛玉眼底对外边世界的懵懂好奇,心生怜惜,于是回道:“妹妹放心,我虽无文采可供写书传世,但届时每到一处必会细细观览,并写成信儿与妹妹。”

  林黛玉听了抿嘴一笑说:“玉儿可记下了,哥哥必不能忘的。”待看他郑重点头应了,方不禁欢喜,于是得陇望蜀说道:“哥哥近日外出,求哥哥带些有趣的玩意儿回来。我寄居京都时,常常想念家乡,对这些小时都不爱玩的小玩意儿,想念得紧。还请哥哥闲了给妹妹买来些!”廖知拙都一一应了。

  林黛玉说了一阵子话,口都渴了,但又因廖知拙不爱下人眼前服侍,就站起来说道:“耽误哥哥好一会儿子了,妹妹就先回了,待有空了再来找哥哥说话。”于是就叫了紫鹃,沿着长廊逶迤而去。廖知拙目送她到院外方回房内。

  林黛玉回到居处,围着暖炉歇了一会儿,方回过精神。想起从北边带来的礼仪,就问紫鹃:“咱们北边儿带来的各色土仪都整理好往各处送了么?”紫鹃回道:“今儿一早雪雁和白鹭、青鸢姐姐一起都按签子一一送到各处了。除了老爷和大爷两处,两位姨娘处、老管家和王嬷嬷儿子那里也都专门差人送了。他们都让给您道声谢,说费心了。”

  林黛玉倚在窗前,手绞着发辫沉思了好一会儿,突然对紫鹃说:“这内院是林嬷嬷在管么?”不待回复就说:“去把她找来,就说我有话儿问她。”

  暂不说紫鹃安排小丫头去请了内管家林嬷嬷来,林黛玉都细细问了哪些话。只说林如海办差回来,还未回房就对小厮长平说道:“告诉大爷姑娘一声,就说午膳摆在暖厅,一家子一块用饭。”

  午膳期间,林如海对他二人说道:“再过三日就是十五,文峰寺的瑞松大师早就交待,待玉儿归家,就邀我们去寺里吃斋。届时你们做好准备。”二人应下,也无其他闲话。

  饭后三人也未多聚,各自散了,林如海是还有公务处理就匆匆去了书房。林黛玉饭后精神不济原想午睡会儿,被紫鹃劝住了,在后花园子里发散发散,消消食儿,不免又去母亲贾氏灵前上了一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