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掌中珠_作者:掌中珠(5)

2018-07-10 掌中珠 红楼

  第二天东方既白,林海、廖知拙就被瑞松大师送出了山门,二人乘坐仆役预备的马车一路向北进城去。

  林廖二人回了林府,在外书房内,林海一面写了书信送往姑苏娘舅家去安排认亲入普之事,一面令幕僚、管家及所有管事速来拜见娘舅家侄儿,并令人速速将东院中的松涛居打扫收拾了出来,供廖知拙住宿,又安排了一应用具及侍奉的婢女、小厮。

  待一切安排妥当,廖知拙进住松涛居后,林海匆匆赶往衙门去处理公务。

  如此一天也就过去了。

  次日天蒙蒙亮,廖知拙就起了床,他不耐烦丫鬟小厮服侍,待梳洗完毕,他就令他们远远退去。

  他提了追魂剑就在院内古松下开始练剑。吃了瑞松大师的丹药、经过运功疗伤他感觉胸腹的伤痛减轻,不影响日常活动。待一套剑法演练完,天已大亮。

  恰巧林海的小厮长平进了院子,向廖知拙施礼:“给大爷请安,老爷说他要去衙门应卯,请大爷自便,不要拘束。白日无赖可以在园中走走,熟识熟识,也可带上家人小厮出去走走。另也已安排管家执事置办酒席,晚上散班后与大爷接风庆贺。”廖知拙就着丫鬟捧着的面盆洗了洗手,听完长平的话,回道:“代我向老爷请安,就说我已知晓。待老爷散班回府后,告儿我一声,我有一事需要请示。去罢。”

  廖知拙吃过早餐,换了外出衣衫,看到丫鬟将发簪、香囊、玉饰、荷包一一佩戴妥当,就让长喜引着观览了一下林府的宅院。林府属于官宅,前面一条街就是道院,林海上公的地方。这里只是一处三进宅院。廖知拙一边随长喜出了松涛居月亮门,一边问道:“老爷家里祖籍哪里,都还有哪些亲人在,你都详细地讲一讲。”

  长喜回道:“老爷吩咐了正是让小子给您说道说道。您恐怕已经知道,我们老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祖籍姑苏,祖上曾袭过列侯,到老爷又从科举出身,一举得中探花,后任兰台寺大夫,又蒙天恩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已几年。因此,世人都说我们林家不但是钟鸣鼎食之家,也是耽美书斋。而奴才祖祖辈辈侍奉林家,是家生子。”

  长喜引着过了穿堂,沿着东边的抄手游廊到了后院的门前,院门开着,门口两个婆子赶忙走了过来行礼。

  廖知拙朝里瞧了几眼,只见山石树木,一经秋风黄叶飘落,又有几分寂寥之感。长喜待婆子招齐了丫头仆人对他们说:“可都看仔细了,这位是咱们老爷的娘家侄儿,原是亲戚,本要当贵客接待,但老爷视其为子侄,则更要当主子对待,大家可要听明白!”然后又向廖知拙说道:“这里就是老爷的后宅,但可惜打从几年前夫人病逝,小姐就被老爷送往京都外祖家。现如今老爷也并未续弦,只有两位姨娘仍住着,每日也只是吃斋念佛,不理时事,这里一并事务都另有人打理,就是这林嬷嬷。”说着林嬷嬷立刻上前行礼。待交待完毕,二人照原路返回。

  长喜低声说:“我们府上虽说清贵,只是一件事说来遗憾,我们老爷原是几代单传,没甚亲支庶派的。原有一个哥儿却于三岁上夭亡了,如今只有一女,却又漂泊在外。”

  廖知拙一路心中略明白林海与他认亲的缘故,这林家犹如一古木,外面枝叶繁茂树肚里却已中空,只待雷霆一击则必顷刻消亡。而且他早已看出林海身有不治之症——慢性中毒。恐怕林海自己也心中有数,所以才兵行险招,拉上自己作支援。恰巧自己初入此世,万事不通,须得一立足之地,慢慢观察,这也算是两厢得益。

  廖知拙一面想,一面随长喜去了外院。

  待到黄昏时分,晚霞漫天,廖知拙从窗户向外望去,一片斑斓。

  忽然丫鬟绒儿急匆匆进来,笑着说:“大爷,老爷散班了,请大爷去前院大厅,那里已经张罗好了酒席,给大爷接风洗尘。”

  花厅内,一张大圆桌放在正中,大管家林洪指挥着丫鬟将各色菜肴美酒一一摆放好,又催小厮请老爷、大爷前来。正在这时,听到外边一声:“老爷来了。”林洪赶忙迎接出去,笑着说:“恭喜老爷贺喜老爷,自从小姐北上,我们府里多少年没有这么喜气热闹了。”

  林海从道院回来更换好了常衣,略显枯瘦的脸上也是掩不住的笑意,一边微笑点头,一边说:“今日确是喜事一桩,我极爱拙哥儿品格儿样貌,又怜他孤苦无依,看到他我就想到你们的小姐,可怜她小小一个人独自在京都。”说着又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