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掌中珠_作者:掌中珠(90)

2018-07-10 掌中珠 红楼

  那日天灰蒙蒙的未亮,林黛玉自是知晓这天哥哥就要去军营里,这一去也不知要几日,于是也早早起来送行。当时她梳洗一番,来到三堂的屋内,看着闪闪忽忽的烛火,兀自出神。突然听得一阵脚步声响,抬头一看,原来是廖知拙一身戎装,大步走了过来。

  他黑色里衣外面穿着金色软甲,厚底高靴,外面披着绛色披风,手上托着红缨盔帽,腰上挂着腰刀,从昏暗的夜幕里走到灯烛下,铠甲映着灯光,竟刺得人不可直视。林黛玉暗暗打量一番,她从未见过廖知拙如此装扮,竟觉得有些陌生。她略局促地起身行礼,廖知拙回礼后向她说道:“以后自不必如此,我多五更启程去往营中,你无需每次都随我起来。”林黛玉自是点头应了。

  他又叮嘱道:“我此次去往营中,归来时日不定,你不需多惦念,好生顾好你自己。”然后,便转身离开。林黛玉站在台上看着他的身影快速消失在夜色里,有些许的不舍。

  如今猛然想起,心中仍隐隐的不是滋味,要细细分辨,也分辨不得。但看着言笑晏晏的王妃等女眷,她也只能按下思绪,谈笑应答。

  正在林黛玉与人说笑之际,秀玉山西大营主帅房内,镇南王世子一身戎装端坐在堂上,麾下众人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说话,所为何事?正是有一人提出如今北方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白莲教兴起,朝廷国库亏空,正是起事的好时机。因此大家猛一听到这话,都嚷吵起来,各抒己见。

  许伯槐冷眼看着众人的表情,见只是几个小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其他人或老僧入定,或神情从容闲话,并不惊异,才放下心来。他抬手制止了众人,道:“如今尚非最佳时机,一则北方即将进入寒冬,我方兵丁多不耐寒,二则,”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二则,我们还需等一个消息。”他没明说等什么消息如此重要,但众人也都不曾多问,他们自是知道自己这个世子爷是真正的谋略精深,许多想不到的奇方异术,他都能弄来。

  此话略过不提,众人议事已毕,自是退下,只文仟礼和廖知拙二人才练兵回来,尚未就相关事宜向世子汇报,于是待其他人退出后,二人堂下行礼,归座后,慢慢将近期练兵情况细细说了一遍。许伯槐边听边用手指敲击桌角,他向二人道:“如此这支精兵也算是练成了,见过血的和未见过血的终究会不一样,届时就需要你们在紧要关头出奇制胜了。”二人应喏。

  廖知拙退出主帅房后,来到自己的住所,换了常服,方骑马出了军营。自黛玉来了这里,已经大半个月,也不知她是否适应,所以他快马加鞭回到家中。下了马,转过仪门,才到三堂,正好看到黛玉坐在大堂上向外望。于是大步走进屋内,细细看了她几眼,见她精神颇好,笑说道:“我这一走旬月,还担心你不适应,如今看来尚可!”

  林黛玉多日未见廖知拙,猛一瞧见,颇为惊喜,也笑回道:“哥哥走后,派人送来的药丸子我收到了,服用这么几日,就感觉身体松散不少,夜里睡得甚好,白日精神也好了许多,颇有奇效!”

  廖知拙听了,点头不语,说起这药丸子,来得很是不易,先是因这方子,他答应了那西南山寨三个条件,好不容易完成后,才得了这方子。谁知这方子历经一千多年,一些奇珍药材已然没了影像,他一边搜罗药材,一边请医术高明者按这药方调配。所以直到前些时日,才熬制出了这三瓶子的药丸子,一瓶十粒,一日两粒,也只够服用半个月。但如果真有效果,后续自是能多熬制写,吃两三个月,停一个月,如此吃一两年也就好了。

  若说这是何药,这药名也奇怪叫安神养寿丸,安神自是明白,养寿一词就颇令人惊异了。这还要从这病说起,人所得病症,多是有病症、有部位、有名称,所以可以验看、可以针对性地诊治,但还有一些病是胎里带出来的,非是一脏一腑或外表、筋骨上的毛病。人看上去好好的,就是单薄憔悴,琐琐碎碎的病症不少,也都不是大病,说痛不很痛,治疗又没有明显的效果,只是煎熬人得很,天长日久,于寿命就有碍了。再加上如果是女子,经历孕育一事,更是难熬,不但比其他妇人多一重危险,所诞子息也可能会薄弱许多。

  所以,当初廖知拙见到林黛玉,就知道她的问题所在,只是这事跟她说了反而无益,他当时记在心里,四处游历时,多方寻访,可巧终于让他找到了一个针对性的古方。如今看来,这一番辛苦,不算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