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英美]普林斯女王_作者:来杯麦酒(210)

  不管什么时候,对于学生来说,成绩都是一个耀眼的加分项,而艾琳学霸式的成绩让不少人都乐意支持这个小姑娘的“事业”,何况《The Life》里的内容那么多,几张照片压根不算什么,哪怕是男士版里,男人们乐意为它掏钱也不全是为了那寥寥可数占不了多少篇幅的性感照片,他们更多关心的还是其他内容,譬如军事、科技、汽车、探险等等,谁像那些老古董一样眼睛只盯着那些女性穿得多还是少?肤浅!

  除了杂志社,小姑娘还擅长设计,听说她是姐姐公司里的首席设计师,整个高定目录和里面的服装最初都是出自她的手,后来公司成立了才加入了其他设计师的作品,不过那些贵族夫人和小姐们最喜欢的还是她的设计。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都不算什么。家族的底蕴或许能让一个人尽可能的发挥所长,真正的创造性却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和大脑,小姑娘独立设计了运动品牌全系列不说,还让新的鞋子成为了奥运会国家队指定用鞋,真是太给咱们英国人长脸了!

  而在普林斯家的专访里,严肃的大家长爷爷,活泼的大孙女,可爱的小孙女,一家人其乐融融相处的画面也让不少人对这个家庭产生了好感——也许战争会让人失去儿女、失去父母,但永远也不会让人失去希望,不是吗?

  ——被迫扮演了一回“埃琳娜”的罗拉表示自己好心塞,魔药的味道真是太难喝了!

  随刊附送的普林斯家族访谈算是一个小小的新闻,在这个电视机尚未普及的时代,纸质新闻的效应是惊人的,普林斯家“名声大振”,哪怕杂志社机智地没有留下普林斯们的地址,聪明的读者们也直接将信寄到了罗丁或者公司,艾琳和“埃琳娜”这几日收到了不少信件,有些是毛遂自荐想要一个职位的,有些是提建议的,还有的则是单纯的表示希望能交个朋友的,当然也有一些觉得普林斯两姐妹大的伤风败俗推广奇装异服,小的不顾体面用□□换英镑的,但也只是少数,艾琳看过也就丢在了脑后——没看后世的《花花公子》卖得有多火爆么?她还没像人家一样露骨呢!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普林斯家的生意更好了。

  女装不必说,普林斯家的基础女装就是以走在时代前沿且物美价廉的名声打开市场的,高定则是主打高精尖布料和手工艺,卖的就是设计,这些都是其他工厂没法模仿的,所以销量自然节节攀升,在这个新闻后更是有了一个长效而持久的井喷期。

  新推出的气垫鞋乘着奥运会的东风,说不上扶摇直上九万里,却也算得上是爆发式增长,哪个有条件的父母不给孩子买一双气垫运动鞋仿佛就成了不爱孩子不顾孩子健康的反面教材,连带着运动服也卖得不错——但也只是不错而已,运动服到底是不如平常的衣服好看的。

  在艾琳着手开始专注于皮鞋高跟鞋设计的时候,麦考利夫人有点不满意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一点存稿都没有啊好焦躁…

  第90章 报警器和新产业

  自从新闻出了以后, 艾琳名气大增的同时给麦考利夫人也带来了一些苦恼——不少找不到普林斯家地址的人把电话打到了她这里, 要求见一见这位基本上每年都在跳级的“小天才”。还有不少报纸希望能给她做一个专访, 希望对其他学生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之类的。

  麦考利夫人不知道别的校长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她是一概不论全给推了,然后才叫来了艾琳。

  在一通教育之后, 艾琳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作为学校的学生,她的曝光度让麦考利夫人不得不将她树立成学校的标杆, 这样做的结果很有可能为她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罗丁是有名的贵族中学,在校学生不乏有权有势的人家的小姐,嫉妒是原罪,万一艾琳因此出了什么事,麦考利夫人真是得内疚死——在这位年长又令人尊敬的女士心里, 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在老师的庇护下顺利成长, 如果可以, 她宁可这位小天才再平凡一些不要那么惹眼,枪打出头鸟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 老人言有时候也是很有道理的。

  艾琳一早知道麦考利夫人是一位奉行中庸之道的女性, 她不像霍华德夫人一样激进而充满野心与锐气,但她的本心却是好的, 所以对于麦考利夫人委婉的建议她低调一点的提议表示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