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作者:青律(187)

2018-05-26 青律 爽文 甜宠文

  “给它也倒一碟。”虞璁吩咐道:“让他们两进来吧。”

  单纯论年龄,胡宗宪现在可只有十八岁,比俞大猷还年轻许多。

  但是打那二人进殿起,虞璁就明显觉察出不同来。

  俞大猷是普通人家出身,估计对皇家的那一套礼仪也是临时学的,进门的脚步又急又快,明显是个躁性子。

  而胡宗宪与陆炳有相似之处,本身是锦衣卫世家出身,虽然骨子里就沾染了武将之气,但是脚步沉稳,眼神平定,不会左右乱看,明显是早已心里有数了。

  单纯论成熟程度,这年轻的胡宗宪可能还胜过他一截。

  虞璁从气质上都能分辨出谁是谁,他现在开会和接见之类的事情早已相当熟练,自然又是老话常谈,再和他们二人寒暄几句。

  行礼之时,胡宗宪步骤从容,一套下来行云流水。

  而俞大猷虽然记得住种种细节,却也能看出来僵硬而生疏。

  到底是家学渊源啊。

  待二人坐下,又大致了解些情况之后,虞璁想了片刻,开口道:“你们二人如今高中寻仙考,和状元应当是同一个待遇。”

  “那么,是入学修深,还是为官历练,你们想选哪一个?”

  寻仙考文理二科一共选拔了十人上来,各个都是极好的人才。

  但是只有第一名,才有资格面圣,并且选择自己的去处。

  虞璁之所以这么定,也有一定程度是公务繁忙,实在没有精力去认识和照顾好每一个人。

  既然给了你们选拔与跳级的权力,后面能混的如何,都看你们自己了。

  胡宗宪沉思片刻,才斟酌道:“回禀陛下,不才想入学国子监,待深究学问之后,再为国尽忠。”

  他这一步,确实有家里人的叮嘱。

  这京城可与徽州那边不同,无论是三司五寺七部的种种人事关系,还是上下往来,党派争斗,自己都一概不知。

  此刻如果能进入国子监,静水流深做长久打算,自然方便自己观察上下,靠父亲之名更好的结交人脉。

  俞大猷听完胡宗宪的想法,只嗤笑一声,抬手抱拳道:“皇上,草民也不会别的,只想去打仗!”

  嗯?

  虞璁心想这果然是兵痴啊,就知道打仗打仗,官都懒得当……

  他垂眸敛神,不轻不重道:“可曾带过兵?”

  “只带着少许人演练过,还未考个武举人什么的。”俞大猷别的方面一窍不通,一提到与打仗有关的事情,脸上立马就洋溢出兴高采烈的神情:“草民想跟着陛下,去打那些蒙古人!”

  俞大猷这话一出,虞璁和胡宗宪都齐齐变了神色。

  这出兵之策,他怎么会轻易就说出口?!

  何况这种机密的事情,明明只有少数的高级将领才知道,并且签了虞璁亲自起草的保密协议,密不透风,如何又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果然对人事一窍不通。

  虞璁冷淡了几分神色,开口问道:“你如何这样想?”

  他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这件事。

  “都是草民算卦推出来的。”俞大猷压根没管旁边还杵着个胡宗宪,自顾自的开口道:“得知高中之后,草民为陛下算了两卦。”

  “为何是两卦?”

  “一卦卜江山,一卦算帝意。”俞大猷的脸上,洋溢着青年人特有的热情与天真,他压根没注意胡宗宪连告辞的心都有了,继续大嗓门道:“这两卦都为第四十二的益卦,乃大吉之兆!”

  虞璁心里松了口气,知道机密消息不是自己人那传出去的,只略缓了神色,在龙椅上换了个姿势,问道:“具体呢?”

  胡宗宪见陛下并没有避让自己的意思,忽然心里一动,颇有种极好的预感。

  如果真的如这个莽汉所言,今后陛下会御驾亲征,极有可能讨伐蒙古,正是用兵之时。

  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良臣明将相助。

  陛下既然放任自己在这听着,有可能也有相中之意。

  “这第一卦乃益卦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俞大猷生怕他听不懂,补充道:“意思是大吉大利,并无灾祸,因为百姓努力工作,加快了工程进度。”

  也就是说,这天下都在积极的推进着改革和新制度,无论是一条鞭法的实施普及,还是那军纪军规的实行,都在往好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