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作者:青律(195)

2018-05-26 青律 爽文 甜宠文

  虞璁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四书五经在古代地位崇高,那是因为这玩意儿是教科书。

  你想去国子监读大学,想出人头地做官,那都得阅读并背诵全文。

  杨一清是何等聪明的人物,根本不敢往这方面想:“陛下,如果您执意让女真族也可以读书科举,那会引发无数的动乱,臣等绝不敢让陛下冒这个风险!”

  这女真族有两部都逐渐被同化了农耕经济,只剩一部还保留渔猎的习俗。

  但是把内陆文化强行带过去,哪怕用怀柔政策,也会引发两个民族的激烈碰撞。

  女真人愿不愿意且不说,汉人不同意恐怕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现在矛盾一波未息一波又起,这样完全是胡来!

  “科举不行,但是文化也要带过去。”

  虞璁坐在龙椅上,在寂静中长叹了一声。

  这些老臣不一定能帮自己想出能做什么,但绝对可以告诉自己不能做什么。

  既然杨一清和王守仁都如此的不赞同,那么从科举改革入手,肯定不合适。

  “纵观历史,臣以为,无论令异族穷苦或藏富,都不可取。”杨慎突然开口道:“若是令他们穷困潦倒,便会如秋时无收的鞑靼,入侵中原掠夺财粮。”

  “若是令他们富裕无忧,又会野心高涨再反咬一口。”

  虞璁点了点头,心想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那么这个送命题该怎么选。

  “可是陛下,如果令他们都转化为汉人呢?”

  转化?

  王守仁眼睛一亮,明显和杨慎想到一处去了。

  虞璁怔了一下,还在咀嚼他说了什么。

  让女真人转化为汉人?

  那就是满汉通婚,越生越稀释血统,再传承文化呗?

  可是通婚要有人愿意嫁娶才行啊。

  “陛下说,要文化统一,”王守仁和杨慎对视了一眼,接过话道:“臣以为,所谓文化,往浅了说,是衣食住行,生活常规。往深了说,是文艺礼制,忠儒之心。”

  嗯,后面这个在现代叫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虞璁沉默了许久,总觉得自己被他们点拨出了一个很了不得的想法。

  “那不如,把汉人往东北引。”沉默许久的李承勋开口道。

  这个老臣平日清廉正气,但为人沉默寡言,算并不出彩的存在。

  杨慎回头看了眼这个老头,琢磨了下,问道:“李尚书是怎么想的?”

  “如果把汉人往女真三部引,可以推动通婚繁衍,还有助于在军事方面稳定此地。”李承勋其实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只顺着想法往下说:“目前只有卫所制度,有驻军呆在女真,但成不了大气候。”

  虞璁发了许久的呆,忽然猛地一拍巴掌,起身道:“朕想出来了!”

  他直接提起旁边略有些焦干的毛笔,在女真三部顺着海岸线画了个圈!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以支援建设的名义,建一个经济特区!”虞璁握紧毛笔,只觉得心跳和肾上腺素都往上飙:“此地与朝鲜接壤,既能放牧牛羊,又有冲积平原可以种田农耕,还有马市往来,简直是绝佳之地!”

  经济特区?

  徐阶在他们之中品级算低,此刻终于开口道:“陛下,朝鲜女真向来不合,因为贸易之事纷争已久!”

  “好事情!”虞璁大笑道:“秩序混乱之时,正是重建立新之际!”

  既然你们都有贸易需求,既然你们都渴望财富,那朕就亲手把这些都送给你们。

  无论海关往来,还是港口对接,全部都予以开放。

  不仅如此,他还要送工匠,送商人,送多少的农民和移民过来。

  他要将这三个女真部族,都统统纳入囊中!

  “陛下是想划定建州女真的这片区域,给予额外的政策优待?”杨一清恍然大悟道:“那汉人涌入,女真族未必肯啊。”

  “所以更需要巧立名目,并且给予奖励,推动两族合作!”虞璁格外认真的开口道:“比如通婚生育应予以奖励,还应该以支援的名义给他们造学社道路,推动联系和往来。”

  一切都打着支援辅助的名义,谁又会拒绝送上门的好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