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作者:青律(260)

2018-05-26 青律 爽文 甜宠文

  第一,河套明显是要让回来的,蒙古人现在失去大汗的领导,一帮老滑头们肯定都想争抢大汗之位,这个时候让他们再跟明军打,明显是个不划算的买卖。

  第二,河套既然基本到手了,那么怎么守,就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在这一刻,虞璁发自内心的怀念起万里长城来。

  当年这万里长城修了多少代,从原有的一截不断扩充,到如今的规模,就是为了把匈奴的铁骑挡在外面——毕竟再好的马也不会上树翻墙。

  但是,现在想在河套一带修建长城,明显是非常之不划算的。

  虞璁趁着老将军们发挥骂街加搅混水功力的时候,又钻回安静的帐篷里,捧着脑袋继续想对策。

  他感觉自己这脑瓜能把嘉靖朝这么多里里外外的破事都想通,也是真的不容易。

  河套,本身在山西的西北方向,面积确实很大。

  虽然山西陕西都有山有石头还可以顺便挖煤,但是老百姓们有多穷,附近人口有多贫瘠,都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其次,如果是派重兵把守,也不好守。

  整个河套地带,就像是个足球场。

  而鞑靼入侵的军队,就如同一个足球。

  哪怕你设计一个比足球长二十倍的铁网,努力在操场上搬来搬去,人家足球在边缘区域这么宽广的情况下,照样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皇帝一拍脑袋,突然想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法子。

  这个法子是之前看《安德的游戏》的时候,无意识记住的。

  把之前那个用来指挥信号的法子扩展和发挥下,还是有办法的。

  在安德的游戏中,那些士兵们通过观看墙壁上变化的灯色来读取信息。

  而想要守卫河套,重要的不是把操场的一整带都围上,而是要让守门者能够意识过来,哪里有足球,足球有几个。

  光速比声速快,而光的亮度和强度,是可以被人为调整的。

  正因如此,想要防守住河套一带的边境,重要的是信号传递,和人员调度。

  有时候信息战这种东西,就是在比人和人之间创意和脑洞大开的程度。

  自己背后站着的,是整个二十一世纪的辉煌文明啊。

  皇上越想越有点兴奋,压根懒得管老将军们现在战果如何,一挥袖子吩咐阿彷再取纸笔过来。

  他有个非常大胆的想法。

  他想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建造灯塔。

  白天可视性强,可以用巨幅轮转的颜色来进行远距离的表示。

  ——一盏灯或者一面旗子,当然太小了。

  但是如果说,这附近每隔固定的距离,就建造出灯塔一般高而且能提供信息的东西呢?

  要知道,走马灯的存在,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

  他完全可以制造一个固体的滚筒,在上面刷上四面颜色,来进行一个信号的传递。

  士兵们只需要像人工磨坊那样合力转动轮盘,让高处的滚筒变化颜色,在固定的时辰里交接信号,就相当有用了。

  而到了晚上……

  虞璁眼睛一眯,心想还是要去山西挖煤。

  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橡胶的寻找、水泥的发明、玻璃的普及,还有煤的推广。

  本身大忠臣于谦就写过一首《咏煤炭》,而《本草纲目》之中,也有李时珍对于煤这个称呼的正式运用。

  ——哎等等!李时珍好像也是嘉靖朝的!

  虞璁一拍脑袋,心想不要越扯越远,回头有时间再找找自己小本本上记得这些人都跑哪去了。

  他一拍自己,旁边的陆炳就忍不住笑起来。

  从前的陆大人,可是冷冰冰又疏离的人物。

  可是站在陛下身边的时候,看他笑看他恼,看他舔嘴唇的样子,都莫名的让人心情好。

  “你说,我们能不能用颜色,或者光线,来传达文字啊。”

  皇帝抬起头来,皱眉道:“我有点想不通。”

  陆炳怔了下,开口道:“陛下的意思是?”

  “你看啊。”虞璁在纸上画了个点:“这个可以代表有。”

  又画了很长的一条线:“这个可以代表无。”

  但是现在有个问题就是——罗斯电码没有办法投入使用。

  因为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任何ABCD以及汉语拼音的概念。

  这时候一想,英文这种东西还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