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作者:青律(268)

2018-05-26 青律 爽文 甜宠文

  虞璁想了想,也只是抬手拍了拍他的肩:“你腰侧坠着的那颗翡翠珠子, 都不知道能换几颗灵芝,放松点。”

  虞鹤的神情有一瞬间的放空:“哈?”

  灵芝送过去的时候, 崔太医也被黄公公带过去了。

  严世藩病的迷迷糊糊,崔太医一把脉神情都凝重了几分,只吩咐那些下人去备火准备针灸, 灵芝磨粉等会用作药引。

  这一治,就花了几乎半个夜晚。

  黄公公虽然不清楚后续,但是把一切都安排稳妥以后,跟同样焦虑的王尚书安抚了几句,便告退回了宫。

  虞鹤一方面保住了俸禄,虽然他好像并不需要这么多钱。

  一方面,还救了好友,但是又欠了皇上一桩恩情。

  他想了半天,在皇上晚上批折子的时候,给他煮了一碗面。

  “还挺好吃啊。”虞璁对他一点也不客气,挑眉道:“我怎么觉得你可以多回东殿给我煮煮东西吃?”

  “听皇上的。”虞鹤坐在下位,老老实实道:“锦衣卫如今已经都被驯熟了,我一个月不回去也没什么。”

  “你会绣花缝小衣服做鞋子,阳春面也做的相当不错啊。”虞璁摸着下巴道:“这么贤惠还嫁不出去,不科学啊。”

  虞鹤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总算放松了一些。

  女真的人起码十月末才能抵达京城,早就安置好的斥候在探查到他们行踪时会及时返京通报,在此之前,虞璁直接给自己画了个时间表,强烈抵制任何不人道的加班行为。

  只要工作时间一过,绝对不碰一本折子了。

  ——除非是急到火烧眉毛的那种。

  虽然确实没谁有胆子逼着皇上加班,但是虞璁一闲下来,就开始领着自家鹤宝宝到处转悠。

  这第一要去的,就是紫禁城内内外外。

  大内规制宏丽,紫阙朱阁多达七百八十六座,而且与现代的故宫还有一定的出入。

  虞璁一边拎着鹤奴和黄公公陪着自己到处逛,一边听相关的情况汇报。

  当初嘉靖七年他穿过来的时候,吩咐后妃们尽量素面朝天,从前一年消耗四十万两的脂粉钱,如今已经被消减到五万两左右了。

  铅粉这种东西,也已经在宫中难以看见了。

  由于没有什么建筑学的概念,虞璁看见一连串的高台楼阁本身感觉一般,他牵着豹子到处晃悠,主要还是看看那些花花草草。

  如今渐入盛夏,花匠们也用足了功夫,生怕哪里照顾不周。

  皇城内的园圃,最出名的就是西苑和后院。

  然而这西苑,也正是历史中嘉靖皇帝拒绝上朝上班以后,天天呆着修道炼丹的地方。

  虞璁以前看史书的时候,一度脑补的是皇上在京城偏西的地方弄了个道观般的地方,谁知道这西苑的位置就是如今的中南海啊。

  离乾清宫也不算那么远,而且景观好很多——是他他也想搬到西苑去好吗!

  要知道,这海子自玉泉山汇入积水潭,再流入这西苑之中,汪洋如海。

  在海子之东,有“琼岛春云”之景,整个琼华岛上有修筑精致的广寒殿,还有乔松古桧相伴,雨后更是云雾缭绕,说不出的好看。

  而在这海子的另一侧,还有荷花蒹葭与无数野鸟。

  换句话说,在皇城以西,就有天然的一个自然保护区。

  黄锦跟着虞璁在乾清殿里憋了多年,难得出来这么放松的走走,一时间话也多了不少。

  “这西海子有大石桥两座,一唤‘金鳌玉’,一唤‘堆云积翠’。”他示意陛下看向远处东北的万岁山,介绍道:“这儿也被百姓们唤作煤山,下雪的时候可好看了。”

  嗯?

  虞璁刚才还是观光游客的状态,听到煤山两个字的时候抖了一下。

  这将来的崇祯皇帝……可就是吊死在这煤山上的歪脖子树上啊。

  不过按照方位来看,所谓的煤山万岁山,应该就是现在的景山公园那一带吧。

  当年明英宗即位之后,在太液池旁侧建了不少大殿亭楼。

  三殿唤作凝和、迎翠、太素,不过如今已经被虞璁改成了三座小图书馆,专供后妃们来太液池边散步看书,也可以坐在阳光正好的地方打个盹。

  由于明武宗刚走没几年,整个紫禁城也充满了他的遗留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