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作者:青律(40)

2018-05-26 青律 爽文 甜宠文

  如果他当时不对杨廷和下手,自己就只能做个傀儡皇帝,任由内阁拿捏。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搓了搓手,唤黄锦把自己的披风拿来。

  “皇上想去哪儿?”黄公公小心的问道:“外面下着雪,路也湿滑,老奴为陛下备玉辇吧?”

  “不必。”虞璁任由宫人为自己披好外袍披风,缓缓道:“朕就想自己走一走。”

  整个紫禁城被银装素裹,道路上如同蛋糕上被抹了层蓬松的奶油,让人忍不住想踩一脚。

  皇上两手都缩在狗皮揣子里,慢悠悠又毫无目的的随意走着。

  从情理上看,原主这么做确实很混蛋。

  三朝老臣说赶就赶,稀世才俊被廷杖三次,估计要不是陆炳吩咐人手下留情,绝不可能死里逃生。

  虞璁一开始唤人把杨慎请回来的时候,都想跟这位才俊鞠个躬好好道歉,拜托他大人不记小人过,往后多多包涵。

  可这皇帝一当就是三个月,迟钝如他都渐渐开悟了过来。

  四年前的那场大祸,终究是杨慎错了。

  真正要认错的人,是他,而不是自己。

  从前朱元璋老爷子还没过世的时候,大明朝每年只有三天假期,春节一天,冬至一天,他老人家过生日一天。

  后来假期渐渐放宽,每个月可以放假三天,冬天十二月开始时还有一个月的寒假。

  虞璁十一月时知道了这个消息,但心里记挂着朝廷上下的一堆事情,直接吩咐把假期改到元月。

  等过年的时候都休息二十天,完事儿了再各自忙活。

  要撂挑子也都给朕熬到十二月结束再歇活儿。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群臣没有敢怠惰的,该上班上班,工部的一众更是忙得汗流浃背,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就在这天,皇上那又传来了消息。

  为了安抚群臣,今天中午各部门赐宫宴,直接把做好的饭菜大盘小盘端到衙门里,都免了他们收拾一通进宫面圣的麻烦事儿。

  朝廷上下都领了皇帝亲赐的金叶子银叶子,一来当做辛苦劳动的打赏,二来也算给他们都讨个好彩头。

  ——皇上御赐的东西,怎么说也能沾点贵气吧?

  与此同时,三道指令也落了下来。

  第一,这国子监祭酒徐阶,晋为工部正三品左侍郎。

  第二,赐王守仁太子太傅之殊荣,并封其为经部尚书。

  第三,晋陆炳为从三品轻车都尉。

  这三道厚封,犹如一声惊雷,震住了整个京城。

  第19章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京城上下都洋溢着一种饱含期待感的喜气。

  从前朱厚照还是皇帝的时候,不仅宫里被改造成了动物园,北京城里也到处都乱糟糟的。

  哪怕百姓们想守着自己的那份小营生,安安分分的过些小日子,都大有可能生不由己的被卷进各种混乱中。

  可现在,自打新皇登基之后,不仅那些强取豪夺的贵族被收拾的服服帖帖,连侵占的土地都悉数吐了回来,听着这四处风传的消息,新年之后城里还会多不少的好东西,方便百姓的出门交通,甚至还有鼓励商贸的意思。

  平头百姓开始欢欣雀跃了,一众官宦还在屏息的看着动向。

  皇帝锐意改革,对于他们而言未必是好事。

  如果把油水刮尽,还尽把他们当做牲口使唤,这官不如不当。

  小年里三道厚封一出,直接让所有人都变了颜色。

  ——皇上这是又想变天啊。

  五年前杨廷和被赶下去,名不见经传的小卒张璁落得个青云之路,逆袭的超出了所有老派权臣的想象。

  可今朝……

  这第一道,是将年方二十五的徐阶,直接晋到正三品的位置上。

  徐阶风评如何暂且不论,皇上这是明着要打张璁的脸啊。

  张徐向来不对付,哪怕徐阶顺风顺水的坐上了祭酒的位置,张大人都想着法子挤兑再告阴状,可皇上现在明摆着不再旁观,还把徐大人品阶提了不少!

  少许骑墙看风向的官员,当天就提溜着大包小包的礼去了略显寒酸的徐府。

  ——当然,扬言要给徐大人送宅子美妾的都有不少。

  第二道,明着是赐了王大人高官厚禄,可但凡有些眼力见的人都能发现,同时回京的杨大人,跟不存在似的,连个响都没有。

  同样是快马加鞭请回京城的神人,同样都曾是传说中的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