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铳。”朱厚熜只往前了几步,又站定道:“你们说的手枪和步枪,现在研发到哪一步了?”
“才刚开始,”朱载基摸着后脑勺憨笑道:“您是今年元日时喝醉酒了告诉我们的,还说这玩意儿很难造出来。”
确实,按照历史事件来说,起码还得等个一两百年。
光是火枪和火铳,哪怕仅仅只有一字之隔,中间都隔着厚重的历史。
他们在指引下换好了防护服,进入那高温的锻造车间,在快速浏览一圈之后,又吩咐主事者把几样枪支拿来,好让他们一起看看这具体的样子。
朱厚熜原本想自己试着打几枪看看——他在上海出差的时候一度去射击馆里找手感,后来还打中靶心了好几次。
可是这枪被好几个侍卫吭哧吭哧搬过来的时候,皇帝脸都黑了。
明代的枪,是需要两个人扶着的。
虽然新款的枪在非常长的前端有专门的支架,但是出于经费的考虑,大部分枪支有接近一点五到两米长。
正因如此,每一杆火铳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两个人共同操作,一个人控制后面,一个人托住前面。
朱厚熜只闷不做声的看完他们演示完舞台剧般的装药填弹和发射,只皱眉问道:“钢的炼制到现在都有问题吗?”
朱载基怔了下,忙不迭解释道:“钢的比例和火候已经充分成熟了……只是这新的□□,我们造不出能够发射稳定,而且不爆膛的例子出来。”
朱厚熜听到这句话,松了口气,突然抬手道:“上纸笔。”
朕知道这些东西该怎么搞。
在中古世纪和近代,法国虽然地方没多大,但是论功勋战绩不必英国差。
这是最早发明装备燧发枪的国家,是最早采用锥头弹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使用无烟火药的国家。
军事力量的强大一度让他们横扫欧洲,并且给后世的军事科技发展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经验。
朱厚熜之前在上课间隙,把整套武器发展史全部都看完,并且又去军事博物馆等好几个地方观察了好些遍。
有很多事情,不是生产力和推广力的问题,而是思维盲点的问题。
人人都知道紧急预案好,可以在重要突发时刻及时挽救事态。
是推广‘设备紧急预案’这件事太难了吗?
不是,是古代人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同样的,古代的军备都是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随着人们的经验,又或者是哪个发明家的一拍脑袋而诞生的。
但是朱厚熜在这一刻,把一切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在开始绘制图纸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和虞璁交班的感觉。
虞璁用尽他二十多年认知和才华,把这个国家扶正到应有的轨道上。
而他,将用自己在现代的十几年的所有知识,让这个国家走的更远也更稳。
“你看清楚了。”他轻咳一声,笔尖娴熟的写着小楷,标注在繁复的零件旁边:“这个东西,叫做线膛枪。”
既然要研发现代武器,就完全没有必要再走一遍弯路,比起滑膛枪,线膛枪不仅可以进行流畅的弹药装填,还能够让子弹的射击更加的准确。
“父皇……”朱载基在旁边看的极其认真,还是小声提问道:“为什么您标注,弹丸要用铅制的呢?”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朱厚熜淡定一笑,侧眸看向他道:“铅和铜有什么区别?”
“……略软而光滑?"朱载基不太确定道。
“不错。”皇帝继续俯身绘制图纸,还不忘标注拼接和铸造的要领,继续慢条斯理地解释道:“这种枪膛的药室内壁比较厚,因而内径是小于整个□□的枪口口径的。”
“也就是说,这些小于口径的弹丸在装填之后,是会被卡住而且无法发射出去的——”朱载基放大了胆子,看着他笔尖那个如同英国烟斗般的装置:“这是?”
“这个叫探条,在扣动扳机以后会迸发击打。”朱厚熜不紧不慢道:“你看着,这弹丸因为尺寸的关系,到达药室以后就会被卡住,而探条的击打就可以让弹丸在内壁的挤压下变形,而完美契合膛线。”
听起来好像是很简单的原理,其实却能够完美的解决如今的各种问题。
要知道,现在阻碍他们,以及未来一两百年的武器发展的重要问题,就是弹丸和膛线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