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作者:青律(491)

2018-05-26 青律 爽文 甜宠文

  “锦衣卫将每季随和光、浩气两大阵营的政绩结算,核实并且记录你们三人的得分点。”

  她抬起眼眸,看了眼这三个孩子。

  都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啊。

  “关于部门的选择,和辅臣的选择,你们没有任何多余的时间。”

  她放下卷轴,接过黄公公递来的线香,点燃以后放在了旁边的香炉上。

  “宫外有三匹快马,限时一炷香的时间,先把你们的辅臣带回来。”

  朱厚熜只往前一步,淡淡道:“如果人都找不到,那也没有必要多争别的了。”

  实际上,朱厚熜在做的,是接过虞璁下了一半的棋盘,按照他的思路把这一整局都走完。

  之所以选择的是在八部,而不是省外的某处担任知府之类的职位,是有多重考虑的。

  第一,就是要让他们能够和中央官员进一步的拉深关系。

  这一个做法,颇为暧昧。

  任何部门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就像蛛网上交错的线,总会和其他几部有关联和触碰。

  正因如此,每个孩子日后想要做出成绩,都少不了要打点关系,建立各种人脉,同时不断找自己应该站的高度和距离。

  与此同时,其他的官员们也同样会调整自己和皇族的关系。

  ——一共有三个人,谁都可能是最后的赢家,更何况自己这边会明确声明,不是政绩越好就胜率最高,所有结算方式都由锦衣卫保管守密,考核角度也全程不会泄露一个字。

  这无疑是对朝廷的再次调和和制衡。

  第二,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犯错。

  朱厚熜最怕的,就是这些孩子们为了赢,把所有的过失和错误全部都掩盖起来。

  一旦把他们放到外地去,没有即时通讯没有摄像头,所有的事情都要经过几道才能传递到自己这儿,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他要的,是在自己还在位,或者说父亲这个角色还在的时候,给予足够多的引导和教育。

  做一个成熟的人都何其难,更何况是做一个领导者。

  整个继承人选拔制度,其实是他,虞璁,沈如婉三人一起完成的。

  虞璁做了整体的目标、考核角度和计分构成的设计。

  沈如婉调整了他设立的项目,同时给予了细节的填补和深层次的要求。

  而朱厚熜,作为最后接手的人物,上调了竞争的难度。

  ——他最清楚,大明朝需要怎样的帝王。

  “计时开始,请吧。”

  三个孩子颜色一变,同时往外跑去。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父皇他们居然会来这一出——更何况还要临时去找辅臣!

  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找辅臣,意味着要找一个足够信任自己,甚至肯为自己背书的人。

  一炷香的功夫,算上往来时间和游说的时间,其实根本不够!

  三人同时翻身上了马,非常有默契的分开行路,没有一个人走同一条道。

  沈如婉站在殿中,看着那缓缓燃烧的线香,只转身看向朱厚熜,低声道:“陛下,微臣怎么觉得……您最近的状态不太对。”

  从前的陛下犹如温润清雅的竹,而如今的陛下则如水中沉下的石,让她感觉不太对劲。

  朱厚熜正想开口,却听见了远处有马蹄的疾驰声。

  朱载圳出现在了养心殿前。

  “圳儿?”朱厚熜愣了下,看着他径自自己这个方向走来,直接在沈如婉的身前站定。

  这小子居然——

  沈如婉也很快反应了过来他想要做什么,只皱眉道:“景王陛下。”

  “沈大人。”朱载圳没有抬头,行礼道:“您教育本王数年,亦对本王知根知底。”

  “无论才学能力,还是韬光养晦的心性,一切都不必本王如何渲染。"

  他语气一顿,连犹豫都没有,只加重声音道:“如果日后可堪大用,本王亦将重视女子考学入仕之事,跟着父王的旨意和教诲一直走下去。”

  这句话说得,就已经是毫不隐晦了。

  就连朱厚熜也跟着愣了一下。

  自己还活着呢,他就敢说这个?

  沈如婉也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孩子竟然会把话说到这个地步。

  她半天没有吭声,那年轻的景王也不曾抬头,只静静的站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