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作者:青律(77)

2018-05-26 青律 爽文 甜宠文

  虞璁眯眼一笑,挥袖道:“去吧。”

  杨慎这头正晒着太阳打盹儿呢,小厮又过来报信:“老爷——那徐大人又来了。”

  杨慎想起来之前那一截子事,露出明显不欢迎的神情:“他来干什么?”

  “说是找您喝茶聊天,没啥。”小厮试探道:“我帮您推了?”

  杨慎想了想,还是从摇椅上换换站了起来:“我去会会他。”

  这头徐阶坐在老位置上,一见面色不善的杨慎来了,相当熟练地起身行礼,又不冷不热的客套了两句。

  “徐大人想与我聊天,聊什么?”杨慎漫不经心地坐了下来:“衙门如今如此清闲,左侍郎还有空来聊天?”

  大概是过往的岁月欺他太过,杨大人现在说话不夹枪带棒,似乎都不能好好交流。

  他的才气抱负这几十年里都随水东流,哪里还是当年意气风发的状元郎。

  “你可不知道,得亏我去了经部,这国子监上下,书都快被掏烂了。”徐阶笑道:“顾鼎臣当了祭酒,负责主持三典修撰的大事,估计头发都得愁白了!”

  杨慎听见顾鼎臣的名字,又听见修书的事情,连喝茶的功夫都没了,神色一凝道:“修什么书?”

  这修书可是多少年一度的大事——但凡做学问的人,都巴不得遇到这桩事。

  皇上居然有意开始修书了?

  “皇上什么时候要修大典了?修多少部?哪些人在参与?”

  他甚至顾不上自己之前摆的那些架子,前倾了身子再度问道:“顾鼎臣来主持——前朝的那个状元郎?”

  杨慎一连串的问题扔过来,还不忘冷笑一声:“让那蠢物来修大典?!”

  徐阶握着茶杯,笑意渐渐加深。

  第27章

  虽说这杨慎还不清楚要修哪门子的书, 但是主持修撰大典这事情,在这个时代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虽说这位置给其他任何人坐, 杨大人都未必能觉得相配, 可如果是这顾鼎臣, 怕是能让杨慎胡子都气歪。

  无他,两人的家世, 可以说是云泥之别。

  杨慎是出生于耽美书斋之首,爹时名震三朝的天才, 还官居首辅,自己虽然被赶出宫前只落了个翰林院修撰的职位,可好歹也曾教导过年幼的皇上读书做人,清高那可是骨子里透出来的。

  而这顾鼎臣, 虽然如今已经是国子监祭酒, 在这宫里也未必有几人喜欢他。

  徐阶之所以知道这其中细节,也是高官之间茶余饭后闲谈,不经意间听了一耳朵。

  顾鼎臣的爹是个做针线买卖的小商人, 本身论地位就低贱的很。

  他爹近六十岁的时候和店铺里的婢女私通,把他给生了下来。

  商人家庭,又还是私生老来子, 已经在士子间抬不起头了。

  皇上在最近几年亲眷道师,还把不少方士请进宫里炼丹问道, 这顾鼎臣瞅准了皇上的爱好,写了青词献媚讨好,直接被升了官儿。

  要不是虞璁阴差阳错的穿过来, 他还将青云直上,成为第一代青词宰相。

  往后的严嵩夏言徐阶,都得统统走他踩的这条歪路,靠写青词来谄媚皇上,变着法子达到自己的目的。

  那无才无德的顾鼎臣做了国子监祭酒,可杨慎饱读诗书身处名门,还杵府里在晒太阳,这算什么话!

  徐阶算到了这一步,眼瞅着杨慎的脸色就越来越气。

  他接过家丁递来的茶,不紧不慢的抿了一口,又开口道:“臣今天闲来无事,去国子监的庭院走了一趟——三院到处地上都铺着书,恐怕风一吹全去喂锦鲤了!”

  杨慎现在感觉,只要徐阶一说话,自己就心里烦。

  但是他烦归烦,又忍不住听。

  “顾大人也不知道该怎么挑,还一本本的翻着看呢。”徐阶语气轻松自在,完全是看戏的心态:“这修书且得等着!看他什么时候把书翻完再说吧。”

  “岂有此理!”杨慎一拍桌子,暴躁道:“德不配位,才不配位!”

  徐阶手里的茶都被他震得乱晃,本人倒是不慌不忙:“听哪个小太监说,回头不知道摘录哪几本好,估计就一大捧往天上扔,哪本飘得快就抄哪本去呗。”

  杨慎这时候脸都青了,咬牙道:“我要进宫面见皇上!”

  之前他把徐阶赶出去,那是因为徐阶一路跟拆家似的把他的心思都剥的干干净净,文人都好面子讲气度,哪里受得了这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