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水有些泛黄,面里还混着沙子。呡了一口发现实在无法下咽又放下了碗。
许是疲倦过了头。贾诩凝视着油灯下明晃晃的汤水,忽然便想起从前在某地,也有个人与将士们埋锅造饭煮了一堆面疙瘩,然后锅刚一开便兴冲冲舀了两碗跑来他身边塞给他一碗,催促着他趁热喝掉。
不知道是不是和年轻有关——贾诩总觉得张绣干什么都兴致勃勃的,无论是骑马远乘,或是狩猎多得了只獐子都能让他开怀,甚至只是开饭了就能让张绣放下手上的任何事。
端着还在冒热气的碗,贾诩却不忙着动筷子。
这批粮食是上庸郡送过来的,他不动声色的思索着。根据自己对那处仓库的事先调查和了解,小麦的预处理并不完全,壳褪得也不怎么样。所以不出所料的话……
“呸呸呸,怎么这么多沙子!!”
他看见张绣咳嗽起来,大有眼泪呛出来的趋势。如果这时候张绣回头看贾诩一眼就会发现贾诩一手托下巴幸灾乐祸的盯着他唇角还挂着一抹阴笑。
张绣总算把沙子都吐了出来,然后紧张的提醒已收起阴笑的贾诩千万不要入口。接着他不好意思挠挠褐色的脑袋说了句“我这就去给先生换碗好的”便重新飞奔了下去。
现在他捧着手中冰冷的残汤,摇了摇头把无谓的回想赶出脑海。与那日冒着热气的面疙瘩相去甚远,让贾诩觉得刚才咽下去的都成了酸水。
夜风忽然将帐子吹开,一员满面风尘的将士撞进了来。做工精良的豹纹铠甲破损多处,沾着泥土和血迹,却丝毫没有影响本人身上如厚盾一般坚不可摧的气势,正是大将曹仁。
不少营帐里沉睡的士兵被惊醒,有兵刃坠地和轻微的喧哗声传来。
“主公要求派军增援,所有能调动的军力全部用上。”
贾诩皱眉道:“白马救不下来?”曹仁摇头:“有张文远,关云长做先锋,那颜良哪是对手?只是……主公在延津那一处的战场就不大乐观。”
贾诩立刻明白了眼下的处境。袁绍兵多出曹军数倍,因此才循荀攸之计用了声东击西之法——轻骑去救白马,同时引另一队兵至延津详攻袁绍后方,以吸引袁军的前锋,分散其兵力再逐个击破。
此计略险,为了不让计策被袁绍麾下的谋士看出——至少要让袁绍本人对详攻坚信不疑,曹操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亲自前去。而现在,白马固然压制成功,曹操那处却有可能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
即便分兵,袁绍军也有着数倍于曹军的优势。就算袁军死两个曹军死一个也是死不起的。
“既然如此,就不能再拖了。必须立刻派遣援军,救援主公。”贾诩缓缓道。曹仁点点头,随后眉头紧锁。“可是根据军报,大营可以动用的军力……已经没有了。主公派吾来火速求援看能不能从阳翟提兵过去。再这样下去,主公……”
“来不及了。”贾诩断言道,“就算命令书送到那里也需要一个日夜,等不了。”
“那……”
“大营里也都是些老弱病残,派不上用场。还有战斗力的只有后备军的两个营,即我的护卫队——把他们都带去救援主公吧,一定要确保让主公能安全后撤。”
曹仁怔了一下:“可这样一来,营地就没有后备了,万一敌人来袭,你的安全……”
“不用了,全军带出去吧,多拖一刻就多一分危险。”贾诩打断了曹仁,语气坚决。曹仁满是烟尘的脸上不禁浮现出感动之色,“若是人人都像您这般忠心就好了。可惜一个个都念念不忘的去讨好袁本初!”
贾诩心转如电,立刻明白了曹仁话中之意——只怕曹军阵营中不看好自家主公,偷偷跟袁绍暗通款曲的人数量不少吧。这等机密,原本只有夏侯家以及曹氏亲信才能得知,却给曹仁无意中透露了出来。贾诩声色不动,说了几句主公恩重如山下官当效尽犬马之劳之类不要钱的保证,再次劝曹仁迅速动身。曹仁点点头提兵去了。
要获得曹操的信任本就不易。只有花足血本,下足功夫,这一仗胜后,曹操问起当时情形,自是能得他另眼相看。之前心怀的结缔也能淡化不少。他奉献自己的聪慧,才智,以及表现出这种程度的忠心,相信日后的财富,地位,名望,现在的主公不会吝啬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