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我在上海的那些年_作者:磔砾(49)

2018-04-02 磔砾

  大厅内,汪文悌有些不耐烦,皱了皱眉头,语气不善地向蒋蓁问道:“怎样,什么事快说吧?”

  “你真的军校学习?”蒋蓁并不在乎的情绪,捏着纽扣的手已经伸出口袋,张开手心朝向他,“你的?”

  汪文悌面红耳赤地低头看了眼衣襟,果然少了一颗纽扣,而蒋蓁手里的正是他的,跟踪被发现了。

  他一把夺过:“是我的,那又怎样!不要以为这样我不会告诉我爸我妈,林柏生自从沈美君死后,就没安分过。啊,你干嘛!”

  “敲醒你。”蒋蓁凝眸看着汪文悌,很难发现他身上特有的军人气质,“果然不适合当兵,汪文悌,不管你告诉不告诉汪姨,跟姨夫。反正总有人要我的性命。”

  蒋蓁从迎面走来的仆人手里接过手套,知道肯定是汪先生给她的,利索得将它套在手上,走出汪宅的大门,装作没有听见汪文悌的声音,在常青树前停了停。

  南京要起风了。

  “蒋小姐,你有时间吗?我们能聊聊吗?”

  蒋蓁听闻,看向朝她徐徐走来的人。

  第31章 南京风云 2

  南京风云 2

  出声喊住她的,却是原本已经跟她丈夫一起上楼的汪文惺,寒冬腊雪的天气,她只是披了一件单薄的外套,手里拽着手套,匆匆行色中不忘给蒋蓁一记笑意。

  蒋蓁对这位长小姐的好感,不仅因她传承于汪先生的美貌,还因她的聪慧,丈夫是位教书先生,而她自己呢,不曾介入汪伪政府里,除了在国外王文彬,蒋蓁不知晓外,这位汪文惺在汪家确实是个特殊的存在。

  “当然。”蒋蓁伸手将理了理披在汪文惺身上的披风后,退后了半步,“不知道要到何处谈?是否要带上你的弟弟汪文悌。”

  汪文惺一愣,转而了然的看向身后:“阿弟,你在家好好呆着,目前为主,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学业上。”

  “文惺姐,你这!”怒极反笑的汪文悌,连说了几个好,就跑进了屋子。

  南京的布里斯汀咖啡馆,汪文惺看着坐在对面悠然地喝着咖啡的蒋蓁,要说的话在心里组织了好几遍,即便孟恒在如何阻止,她都要说。汪文惺喝了口咖啡,抬眼对上蒋蓁平静的视线。

  “蒋小姐,对于文悌对你的误解,我这边替他给你道歉了。我知道沈美君沈小姐的死,是因为我父亲,我猜测如今调你回南京,势必危及你的安危。”汪文惺顿了顿,眉头一蹙,“如今,政府内部十分混乱,我希望你能够离开。”

  蒋蓁听着汪文惺含糊地说辞,端着咖啡杯的手停在半空,不由得一笑:“谢谢汪小姐,令弟的事,我希望以后由他亲口来跟我说。至于会不会危及我的安全。”蒋蓁将咖啡杯放置在碟上,“哪里又是绝对的安全呢。”

  “孟恒一直跟我说,蒋小姐是个聪慧之人,定能知晓其中的门道,说来也是我多心了,话多了。”

  “并不。”蒋蓁站起身,抚平身前的褶皱,“我应该谢谢汪小姐的提醒。政府机构向来勾心斗角,我能进政府,自然是将命抛在了脑后,无论今日汪小姐是否代表谁,我的话就到此为止。”

  迈出咖啡馆的那一刻,刀割的寒风从四面八方袭来,蒋蓁想到那位还在审讯室的宰相,不知道她现在如何了,是否跟那位窝囊的中|共一样?这样的猜测,让她莫名有了一股安全感。

  ***

  再次见到东条英机等人,是在上班的第一天。

  东条英机带着一大卡车的日本士兵来到办公地址,继而召开了会议,蒋蓁的办公室之前是属于梁巧荣的,彼时她整理到书柜,却在《资本论》的书里掉落了一张纸,她矮身蹲下,捡起那张碎纸片,大惊失色。

  那首诗。

  云中私藏雪,有雪却难下。云郎何时归,添衣来解寒。

  这是她发表的那首诗,而下头的批注正是立马行动,梅林先生,梁巧荣是梅林先生?这也就能说通为何后来,梅林先生不曾发表任何信息给她,蒋蓁蹙紧了眉头,不对,如果是梅林先生出事,那么那头的人会没有察觉。这让蒋蓁陷入了死胡同,她找不到梅林先生,也得不到任何信息。

  听到敲门声,她立马将纸塞进裤兜,继而站起身,双手在书柜里捣鼓着:“进来。”

  办公室的门被打开,进来的是汪先生身侧的秘书,姓刘,蒋蓁与他曾有一面之缘,刘辉身姿挺拔,深蓝色的西装显得肤色黑,而此时他对着蒋蓁笑道:“蒋小姐,汪委员长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