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_作者:坚持不懈(150)

2018-03-31 坚持不懈

  他教她读的第一篇文章是《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战功卓著,帮刘邦平定天下,最后落得个被吕后杀于长乐宫钟室的下场,不得不说让人唏嘘。

  将一篇文章讲完后,贾琏问王熙凤,“韩信的功劳大吗?”

  王熙凤坐在椅子上,手指抠着书上“遂夷信三族”那几个字心惊不已。

  “嗯?”贾琏见王熙凤发呆,于是背着手,缓缓踱到王熙凤身边,又问了一遍,“韩信功劳怎么样?”

  王熙凤猛然一惊,握书的手一紧,望着贾琏勉强笑了笑,“自然是大的,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逼迫项羽自刎,无一败绩。汉室江山大约有一多半是他打下来的。”

  “那你觉得咱们家,哦,不,”贾琏扶着椅背,“贾史王薛四家加起来和韩信相比,谁的功劳大?”

  王熙凤做事虽然抓不住重点,但她并不是个笨人,她再不读书,贾史王薛四家的发家史还是知道的。

  听贾琏如此问,嗤笑一声,“别说咱们四家,就是四王八公全加起来,也比不上人家一根儿手指头。”

  贾琏满意点头,这就好,就怕她说出个“淮阴侯怎么能和咱们家比”这种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话。

  真是那样,她就不仅仅是抓不住重点,也是又蠢又笨了。

  那样的话,贾琏就会直接放弃她,不再教了。现在看来还好,她还知道韩信功劳比四王八公大。

  接下来,贾琏又问,“既然如此,那你觉得,韩信的权势和贾史王薛四家的权势比起来,谁的更大?”

  这都不用问,王熙凤回答的爽快,“自然是淮阴侯的大。”又轻叹一口气,放下书,转身看着贾琏,“二爷的意思我明白了。”

  “哦?”贾琏凝视着她若有所思的目光,两臂搭在椅背上,颇有兴趣地问,“你明白什么了?”

  王熙凤惆怅一笑,“二爷不过是想告诉我,韩信的功劳那么大,都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咱们家虽然有爵位,可京城中别的不多,只爵位多,咱们又算得是什么呢?功劳权势那么大的人说杀都被杀了,咱们又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呢?不过都是陛下的臣子,陛下的奴才而已。”

  贾琏连连点头,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用太费心。而王熙凤显然属于聪明人,只是以前没人教她,她这才走偏了。

  王熙凤说完,又拿起书,指着书上刘邦听到韩信已死之后的那几个字“且喜且怜之”,说:“韩信为高祖立下那么大的功劳,高祖听了后,却是这个‘喜’字,想来他也赞同吕后所为,巴不得韩信死。他的江山韩信出力多少,结果却是…唉,想想真叫人心寒。”

  说完,王熙凤又摇头,“没有谋反还要被诬陷谋反抓来杀了,更何况真的谋反呢。”

  贾琏长吁一口气,仰头望天,他等的就是王熙凤这最后一句话,知道了这句,想来以她的聪慧,以后再不会收受钱财逼死人命了吧?

  当然,这个还需要以后观察。但对于王熙凤今天所说,贾琏还是很满意的。饭要一口口吃,书要一页页读。

  接下来几天,鉴于王熙凤第一天的良好表现,贾琏干劲儿十足,把张良、吕后两篇也教给了她。

  看张良篇,重点叫她看张良为了活命,故意往自己身上泼脏水。掌权的丞相尚且活的如此胆战心惊,他们这种仅空有个爵位的人家又算得了什么。

  看吕后篇,重点告诉她,任你权势再大,再不可一世,但政治斗争中一旦失败,那就是吕家这么个下场,全族一个不剩几乎被灭个干净。

  从这三四天的效果看,王熙凤身上的气势收敛不少,不再是硬邦邦地仰着个脸,而总是时不时发个呆,沉思一会儿。至于是因为暂时赔礼道歉而低头,还是看史书看出了些心得,倒还需要再观察。

  五天过去,侯松传来好消息,他成功把药下给了郭常。

  作者有话要说:  ps:王熙凤年龄,其实前文许多地方,明示暗示的都写过。

  比如柳湘莲那一章,就明确说过,贾琏才十五岁。

  而文中也一直在强调宝玉才三岁,按照原著说法,四年后林黛玉上京时,贾琏是“二十来往”,就是说现今的贾琏只有十五六岁,那王熙凤肯定也是这个岁数。

  于是为了剧情发展,文中就取了个十五岁,王熙凤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