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_作者:坚持不懈(178)

2018-03-31 坚持不懈

  至于贾琮,不知道是不是时间不对,还是因为贾琏在太虚幻境那一闹,还是因为三年前贾府的大整顿,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贾琮和巧姐一样,并未出生。

  对于这个,贾琏想了片刻,也就抛开了。这事儿,他管不了,也没那个能力管。

  接下来,就是去见贾政,贾政倒是对他的科举异常关心,把这么些年听来的许多注意事项都一一告诉了他,还说:“你还年轻,既然已经中了乡试,会试中不中,都无碍。大不了再读三年就是了。若是心里太过在意,因此愁坏了身子,可是得不偿失。”叹一声,又说,“你珠大哥若不是心思太重,也不能那么早早的就去了。”

  对于贾政而言,只要贾府能起来,只要他身上的责任轻一些,只要全家人不再把振兴家族的目光放到他一个人身上,他不在乎把贾府带起来的那个人是谁。

  他能力本不行,叫他振兴家族,实在是强人所难。巴不得来个人转移一下众人的注意力。

  然后,贾琏又见了王夫人,王夫人只是嘱咐了几句话,就不再说别的。

  薛姨妈虽然给她也来过几次信,但是她已经嫁给贾政,算是贾家人,虽然两房不和,那是关在门来在自家闹。对外时,自然是要维护自家的脸面。

  而且,薛蟠确实有错,王夫人并没有帮薛姨妈的理由,都推拒了。

  接着,贾琏来到他和王熙凤成亲时住的院子里。因提前说过,屋里的一切都已经打扫好,整整洁洁,干干净净。而他们走的时候,也留有看门的丫鬟,东西什么的都完好,现今直接住进去就成。

  第二日,贾琏又去铺子里看了琉璃。铺子这几年都是贾母在管。按照贾琏定下的规矩,根据钱数给她提成,而琉璃又是个能干的,经过前两个月的适应期后,后面这些日子,每月的工钱,连基本薪资带提成,总共能拿七八两,相当于人家半年的收入。这么多钱,再加上侯松等人的接济,焦大家的生活环境也跟着改善不少。

  程老伯依然腿脚不好,现今在铺子里有事儿做,又有工钱拿,倒是还安稳。听说这几年攒了些钱,准备在城外买个小小的便宜些的宅子,再置几亩田产,算是以后有个落脚之地。

  看完这些,贾琏不顾王熙凤越来越哀怨的眼神,一头扎进书房,为科举做最后的准备。

  和以往一样,两人还是继续分居。

  对于贾琏如此做的原因,众人都私下商议过,想来想去,几乎全都认为,大约可能或许贾琏是有了什么难言之隐。

  要不然,解释不通他这么做的缘由,还一做三年!

  但是吧,这事儿还不好问。

  林如海和贾敏也曾经商议过,是不是找个大夫来看看什么的?又怕贾琏面子上挂不住。他又年轻,万一激起他的恼怒情绪就不好了,只能暂时把这事儿阁下,等再过几年,大了,心性成熟了,再说。

  而王熙凤一直是不信这些说法的。成亲前几日他们是住在一起的,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行动,但看得出来,贾琏在那方面并没有问题。

  但是,为什么他不碰她呢?

  平儿在她的耳边说的多了,王熙凤自己也动摇了,难道贾琏真的有了难以启齿的难言之隐?这可如何是好?

  但无论贾府上上下下,主子奴才们怎么猜测,贾琏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个过目不忘的金手指,过目是过目了,但并不是真的不忘。

  贾琏发现,读过的书,两年不读,基本就按照普通的遗忘规律忘记了,需得再重读一遍。

  此时,他需要再温习温习。

  但金手指就是金手指,虽然贾琏仅仅专心读了三年书,还是顺利通过会试,并在在殿试中考了第九名的成绩。

  虽然不是前三名,贾琏却已经非常满足。只要能考中,名次什么的,他并不在乎。

  再者,他心里明白,这完全是那金手指的功劳。若让他自己考,别说三年,给他十三年,他也不一定能考上。

  这样就很好。

  做人要知足!

  殿试一过,从此以后,他就有了做官的资格,贾家也有了起来的希望。

  贾琏中了之后,报喜的人一拨接着一拨,贾家上上下下,全都与有荣焉,下人们走路都带风。

  在这样大喜的日子,贾母说了,“总要庆贺庆贺,”而她的庆贺方式是,“那些进来服侍的人,一年到头也不得和家人团聚,骨肉分离,我看着心里总是不忍,这一次,我想,还是放一批人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