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和他那好二叔一样,几十年了,勉强升了半级,还是皇上看他可怜,随手给升的。
贾琏的下场说不定比他二叔还不如。最起码他二叔没有惹得皇帝不喜。
彭通精神焕发,好似过年一样高兴,贾琏不是诡计多端么,这次他倒要看看,他怎么个多端法儿。
☆、第 60 章
此时的贾府内,众人都得知了贾琏的所作所为。
贾赦自然没什么好脸色,他本指望贾琏一飞冲天,彻底把二房压下去,自己好父凭子贵,掌握府内的话语权。
没想到,仅仅一个月,贾琏就被皇帝罚了,还被革职回家思过。他即使不在官场却也知道,但凡是有这么个罪名的人,仕途都堪忧。
于是,贾赦面对前来问安的贾琏就没有好脸色,什么“狂妄自大”“没有成算”“糊涂东西”这种话骂了一车。
贾琏低着头垂着眼听着忍着,同时心里默念“这不是亲爹,这不是亲爹”来平复自己的怒气。
但不可避免的,贾琏的心越来越冷。在贾赦眼里,他就是压倒二房的一个工具。他能帮他在二房面前长脸,他就好言好语对待。他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恶语相向。
这不是正常的父子关系,而是互相利用的利益关系,没有亲情只有利用。
贾赦骂完,气呼呼地喝了口水,挥手赶苍蝇一样赶走贾琏,“去去去,我看见你就心烦。”
贾琏静默无声地出门,又给邢夫人问了好。邢夫人并不是贾琏生母,贾琏当官,她不关心,贾琏这官儿当不成了,她也不关心。和以往一样说了几句闲话,就打发贾琏离开。
之后是贾政,贾政皱着眉头,连连叹息,又是犹疑,又是遗憾,又是怅然。只是因贾琏不是他的亲生儿子,他也不能说的太狠,只是说了几句“在家好好反省”“不可辜负圣恩”之类的话,就叫贾琏离开,也是一看见他就心烦的意思,并没有一句安慰的话。
贾琏站在书房院子门口,望着树上的梅花发呆,花是好话,落英缤纷,但是他却高兴不起来。
此时,贾母倒是派人来找。
贾琏跟着丫鬟来在贾母正房,贾母倒是神色如常,坐在榻上,拍拍身边的空位,热络地招手叫贾琏坐过去后,抚着他的手,安慰道:“你的脾气我最知道,看不得人受苦,心里有话也憋不住。现在既然已经这样了,就不要多想,大不了,过几年等陛下忘了这件事儿,咱们家用用力,再给你谋一个外放的职位就好了。你也不要总把这件事儿放在心上,凡事啊,还是要多向前看。”
贾母说完这些,又转头望着贾府祠堂的方向,说道:“当年你爷爷在时,也起起落落好几次,我跟着也是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早就已经习惯了。你爹和你叔叔那儿,你都不要担心,万事有我呢。他们不敢把你怎么样。”
贾琏见贾母费心费力地开解他,依然和以前一样关心他,鼻子微酸。全家都指责他行为冒失的情况下,贾母能如此做,实在难能可贵。
“老祖宗,我都知道,我心里明白着呢。”
贾琏看着贾母隐隐担忧的神色,很想把实情和盘托出,不叫这位真心实意地担忧着他的老人家担心,但又不敢。若是传出去耽误了剿匪,或者匪徒们听到风声躲起来,军队无功而返,那他需要出一大笔钱。
钱的数额巨大,以他现今的身家,把他卖了,他也给不起,到时说不得还得出贾府的钱。
没了官职已经叫贾赦贾政死了亲爹一样的脸色,如果再听说要出钱,贾琏觉得,他们俩一定会同时拿菜刀追杀他。
还是先忍一忍吧。反正直隶离这里也不远,一来一回四五天足够了。那时候,真假自明。
和贾母说了几句话,贾琏告辞离开,和以往一样,去了书房,他需要一个人静一静。
但与以往不一样的是,书房内已经有了人。
王熙凤带着平儿顺儿在给贾琏整理房间,侯松曾凡站在一旁,并不敢擅离,但也不敢撵王熙凤走。当然,王熙凤也撵不走他们两个。
和原著中不同,贾琏的小厮王熙凤并不敢惹。至于王熙凤的小厮,只要他们不干违反乱纪的事儿,贾琏并不管。
但贾琏交给侯松和曾凡一个任务,盯着王熙凤的小厮,他们若是有异动,立即来报。
而且书房这种放着他名帖的地方,无论是王熙凤还是她的丫鬟,只要她们来,就必须不错眼看着,不叫她们乱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