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_作者:坚持不懈(191)

2018-03-31 坚持不懈

  他们还年轻啊,前世大学都没毕业呢,急什么。

  贾琏不急,王熙凤很着急,贾府内外的那些话,虽说不敢直接针对她,却是恶心人。

  她一把拉住贾琏的手,问贾琏:“二爷难道是为了户部差事的事儿?”

  贾琏点头,他得保存体力,等直隶没有兵变的消息传来之后跑路逃命。

  “要我说,”王熙凤蹙着眉,并不赞同贾琏的心思,“咱们这样人家,这个差事有没有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像二爷说的,难道还能饿着咱们不成?再不济,二爷也识文断字,平儿他们几个也会针线活计,过不下去,二爷去教书,我在家带着她们做些针线活,依然能过下去。”

  贾琏听王熙凤这些话,惊讶万分,“你倒是看得开。”

  王熙凤一笑,“二爷教我读了那么些史书,看了那么些人的生平,我要是再没点儿感想,岂不是空费了二爷一番苦心?”长叹一声,又说,“那些名噪一时的大人物,即使被尊称为什么仙什么圣的,有好下场的能有几个?即使他们本人有好下场,子女后代能保持百年兴盛的又能有几个?二爷也常告诉我,未虑胜,先虑败,咱们家已经百年,如今这样子,不说渐渐败落,却也大不比从前。我若是再不打算打算,到时候咱们可是要喝西北风去呢。”

  前面的话还好,听着还像那么回事儿,只是后面的这几句话叫贾琏咯噔一下,她不会又想什么邪魔外道的了吧?

  “二爷,”王熙凤见贾琏怀疑且不信任的神色,心内虽受伤,却不得不解释道,“二爷教我的话我都知道,在四海书院时,姑母也教了我许多,我都记在心里了。那时候,我就知道,有些事儿干得,有些事儿干不得。还记得我曾经告诉过二爷,没有错还要被诬陷呢,更何况有错呢?我既然知道这些,为什么还要把我自己往死路上逼?我又不是嫌我自己的日子过得太好,又不是嫌我自己的命太长,为什么要那么做?”

  说完,眼圈儿一红,“我这三年来早改了,再不似从前了。如今,二爷就不能信我一回么?”

  以前是她不信任他,现今是他不信任她。

  贾琏望着素淡雅静的王熙凤,深深叹息,或许她真的改了吧。从这次户部这件事儿上来看,她其实做的比大部分人都要好。

  而原著中的她和秦可卿这个出身并不高的人成为好朋友,真心待秦可卿,也可以看出,她并不是趋炎附势的人。

  俗语说,缺什么才抓什么。王家贾家都不缺权势,王熙凤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或许就不怎么在乎权势了吧?

  “二爷,”王熙凤拿帕子擦了擦眼睛,又低声恳求说,“我真的想要个孩子。”

  贾府内外现今只是流言,过不几日,恐怕就会成攻击她的利剑了!

  作者有话要说:  ps:昨日写到王熙凤那一章的时候,发现个有趣的现象。

  原著中的王熙凤貌似没说过叫贾琏读书上进靠科举的话,两人的争吵几乎全都是因为别的女人,从来都不是贾琏不上进。

  我也不知道是我读漏了,还是没想起来,哪位亲发现过王熙凤这方面的话语,能不能贴出原著来,大家讨论一下?

  ( ̄3 ̄)

  假如说,我是说,假如王熙凤真的没有这方面的话语,那以往很多专家分析王熙凤是支持林黛玉而不是支持薛宝钗,就有了理由和证据。

  最起码从这方面来说,王熙凤骨子里和林黛玉是一路人,从不逼着贾琏上进什么的,而和薛宝钗倒是不同路了。

  只是因为王熙凤管家抓权卖弄自己本事的印象太叫人深刻,把这方面的特点给遮住了,从而给人一种错觉,他和薛宝钗是一路,和林黛玉不是一路。

  当然,这一切的分析是建立在王熙凤不是逼着贾琏上进那种人的基础之上的。

  若是原著中有这样的话,那这个分析就不成立了。

  ( ̄3 ̄)

  不过,我觉得这个点挺有意思,以后的文中会采用这个点写下去。

  ( ̄3 ̄)

  至于王熙凤不逼着贾琏上进的原因,我猜测原因如下。(不一定准,只是猜测。)

  一:王家贾家从不缺权势,所以王熙凤对这方面不热心。

  二:王熙凤劝过,贾琏读书读不成。(这个点存疑。因为原著中说得很清楚,赖尚荣捐了个官儿,然后依靠贾家的权势,当上了知县。既然赖家人都能不通过科举当官,那贾琏应该也可以。所以,不读书只要有钱也是行的。贾家应该不缺捐官的银子。贾琏若是真的想,应该也是能通过捐官这条途径,当上官儿的。但是,他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