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_作者:坚持不懈(58)

2018-03-31 坚持不懈

  贾琏又问贾母要不要胭脂,明儿一块儿买来。贾母大笑,“我都这个岁数了,再涂脂抹粉儿的,可不都成老妖精了,还是罢了。”指着迎春,“你要是有心,多给你妹妹买几盒好的。”她知道府里的情况,即使想管,奈何年事已高,有心无力。

  贾琏正要答应,一旁玩得正欢的宝玉猛然抬头,一手举着他一直舍不得扔的那朵大红花儿,一手抓着一把美人儿扇,一本正经地说:“老太太说错了。”

  一句话说出,众人都诧异看向贾宝玉,敢说老太太错了,他是第一个,又看贾母,怕贾母恼。

  贾母并不以为忤,依然满眼慈爱地看着他,笑问道:“你说说老太太哪里错了?若说出来,真的是老太太错,老太太改,好不好?”

  贾宝玉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嗯嗯”两下,眨巴着湿漉漉的黑眼睛,在众人心惊胆战的目光中,奶声奶气地说:“老太太擦了胭脂,就是这扇子上的神仙,不是妖精呢。妖精哪有老太太这样好看?”

  一句话说的满屋子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贾琏也看着贾宝玉笑,这家伙,嘴真甜,还真是讨人喜欢。也怪不得老太太那么疼他。

  对于贾宝玉,看原著时,贾琏就觉得,他不傻,相反很聪明,只是他的思想行为不容于当时的大环境,所以看着怪异。

  原著中有一段,贾宝玉和黛玉宝钗到王夫人那边去,说了会儿话,林黛玉去贾母那边吃饭,王夫人叫贾宝玉去,贾宝玉虽然记挂着林黛玉,却依然在王夫人这边吃了,吃完才去找林黛玉。

  这说明,他知道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也刻意想表现一下,好叫王夫人知道,他并不是时时和林黛玉走,也想叫王夫人放心,他不会娶了媳妇儿忘了娘。却不知,王夫人并不会因他这一点小小的动作就放弃对林黛玉的成见。

  后来,王熙凤接尤二姐进贾府,又是装饰房屋,又是同吃同住,“李纨迎春惜春等人皆为凤姐是好意;然宝黛一干人,暗为二姐担心”。从这里就可看出,贾宝玉比李纨等聪明地多。

  只是,在这个物化女性,男权大于天的时代,他的那一点点为女性说的话,格外不容于世俗。他又不爱读书,不爱往官场上凑,越发显得特立独行。

  对于贾宝玉不科举的态度,贾琏觉得无可指责。

  就好似现代社会,你本人想在外打拼,家人却死活逼你回去进体制内养老一个样。你不回去,在家长眼里,不也是异端么?不也是整天被骂么?

  贾宝玉这个样儿,只是反过来了而已。一群钻营的人中间,突然出了个隐士样的人物,就显得鹤立鸡群。

  再者,贾琏看向凑在贾母怀里的贾宝玉,他身上那块儿玉,也绝不允许他好好读书科举上进。

  这个时代,生有异象这事儿,只有皇家能有,普通人家有了,并不算好事。而从贾家上下对待贾宝玉的态度看,他们都明白那块儿玉不是什么好东西。

  原著中,贾政虽然逼着贾宝玉读书,但从没说过叫他科举的话,只是叫他识字,不当睁眼瞎。

  贾宝玉被打,读书这事儿也并不是主因,金钏儿的死和贾宝玉与政敌家的人来往才是主要诱因。

  打了那一次后,贾宝玉不再出幺蛾子,贾政也不再管。明面上自然对外人说是贾母拦着的缘故。

  而贾母和王夫人两人,更是连提都不提叫贾宝玉读书的事儿。宝玉读书,两人只是“大喜”,也仅仅是“大喜”,再没别的表示。

  贾琏读书,贾母和贾政还要给点儿文房四宝表示一下呢,贾宝玉读书,两人竟然一点儿表示没有?这不是太奇怪了么?

  宝玉读了两天不读了,也没见贾母贾政王夫人逼着非要他去学堂。导致原著中的宝玉,十五六岁了,就他正经没上过学,彻底被养废。

  贾家上上下下,贾赦怎么想的不知道,但从贾母、贾政、王夫人三人的行为看,绝对通过气,明白这块儿玉的坏处,知道贾宝玉并不能太上进。

  而从贾母和王夫人为贾宝玉选择的媳妇儿人选看,两人对待这块儿玉的意见也是一致的。

  贾母选的林黛玉,林家家人死绝,没有一个得力外援。王夫人选的薛宝钗,商家女,士农工商,地位更低,还有个不省心的哥哥。

  两人选的都不是高门大户。

  按说,以此时的风俗,贾宝玉虽然只是二房的孩子,但贾家两房并未分家,在外人眼中,宝玉还是荣国公的后人;宝玉的亲姐姐又是贵妃,婚事上即使不能和侯爵伯爵家联姻,也能娶个四王八公的后代,娶个官员家的女儿成为妻子,帮助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