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身上有了功名,在贾府内也会有更大的话语权;不让家人参与夺嫡、整肃家事的时候,也会更有底气,会有更多的人听。
再做个小官,造福一方,邀点儿小名声,然后不作死,不谋反,不逼死人命,也应该就能保住自己了。
贾琏看书的时候真心觉得,贾府被抄家纯属他们自己作死,并不算亏。
贾赦为了几把扇子逼死人命,还和平安州不清不楚;贾珍参与谋反,和儿媳妇有一腿;王熙凤为了几千两银子插手官府的官司、逼死一对儿有情男女;从书中“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这句话看,这种事儿王熙凤后来显然经常干,也不知道逼死了多少人。更别说重利盘剥、交通外官这种种违法乱纪的事情。
贾琏看书的时候就常常换位想,若他是皇帝,面对这样一个贾府,会忍住不动手吗?思来想去,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这样都不处置,那到底等贾府逼死多少普通百姓、在官场安插多少他们的人才处置他们呢?
贾琏前世只是个平头小老百姓,若穿越到这里不是成为贾琏,而是成为那个手里有几幅字画的石呆子,那他的下场会怎么样呢?他能保住自己的命吗?即使贾赦不想要他的命,可赶着奉承贾赦的贾雨村会手下留情吗?
所以,贾琏一点儿不同情贾府内的贾赦、贾珍、王熙凤等人。
只有一点比较惋惜,几个女孩子倒是没有犯过什么大错,却都是下场凄惨,未免有点儿过。叹只叹,她们托生的地方不对,享了十五六年的福,却要拿自己的性命或者是后半辈子的时间去赎罪。
只是不管情不情愿,他都已经和贾府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好死不如赖活。
虽然如此想着,贾琏却又忍不住埋怨叫他穿越过来的那人。既然穿越,为什么不叫他穿成北静王这类混吃等死的王族?非要叫他穿越成被充军的贾琏?他长着一张好欺负的脸吗?
思来想去,心里不甘,既然对方不仁,那也别怪他不义。他一定要把这个世界搅成一锅粥,看到最后谁吃亏。
☆、第 3 章
虽是九月凉爽天气,秋老虎余威尚在,正午的阳光照在地上,依旧火辣。
贾琏手里拿着折扇,只走了几步,就出了一身细汗。但这半个月来,他天天早起练剑,身体比以前健壮不少,并不感觉气喘,步履依然轻快。
贾府下人见到贾琏,不管是在提水还是在走路,都纷纷停住,弯腰示意,等他走过之后,才起身离开。
贾琏心里叹一声万恶的旧社会,不过并没有心思宣扬一番平等人权之类的东西。他知道,如果他敢说半句这种话,传到外面,不用等十来年后的新皇帝,此时的老皇帝就会把贾家上下一个不留地全部杀了。
贾琏抚摸着自己的胸口,生活很美好,自己千万不能暴躁。
拐过东西穿堂,还未到贾母后院,一阵嬉闹声传入贾琏的耳中。
“宝二爷,这边来,看,胭脂。”一个清脆的丫鬟笑道。
“别去,宝二爷,快到我这边来,我嘴上的胭脂比她的好吃。你来看,桂花味儿的胭脂,很香。”又有一个女声诱哄道。
除此之外,还有杂乱的来回跑动的脚步声,一个小孩子咯咯笑的声音。
看护贾宝玉的那两个丫鬟又在逗宝玉小豆丁了。
贾琏想起宝玉粉嘟嘟的小脸儿,心情极好地拐过弯儿,进入贾母的院子。
院子中,一株粉红垂丝海棠开的正好,一个穿天蓝衣裳的丫鬟躲在树后,隐在满树的海棠花中,笑颜如花,引宝玉去抓她;一个丫鬟站在宝玉身后,大伸着两臂,护住宝玉,防止他跌跤。
宝玉尚未脱去婴儿肥的小脸蛋通红,咧嘴一笑,露出几颗奶牙,“姐姐,”说着跌跌撞撞的朝粉红衣服的丫鬟跑去。
贾琏看着贾宝玉胖乎乎的小脸蛋,听着他清脆软糯的同音,刚刚的郁闷心情为之一空。
不管贾宝玉将来如何,现今的他还是很招人喜爱的。圆圆的脸蛋儿,大大的眼睛,眼神清澈,身上穿着大红团纹小衫,脖子上挂着出生时带来的那块儿玉,五彩晶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越发趁得宝玉粉妆玉琢、乖巧可爱。
也怪不得贾母看了后,死活要把他养在身边,连王夫人这个亲妈都要靠后了。
看着这样的宝玉,他的心也要被软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