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混在三国当神棍_作者:放鸽子(191)

2018-03-28 放鸽子

  燕清默了默:“我先同你说个事。”

  便将昨晚刘协闯入他书房当中,吵嚷着要娶孙家小娘子为王妃的事给简单说了。

  郭嘉挑了挑眉:“好一个自作聪明,弄巧成拙啊。”

  燕清:“可不正是?”

  要真有顾虑,刘协大可以私下里来寻他说,开诚布公也好,旁侧敲击也好,而不是藏着掖着,一边害怕,一边自己打算且执行。

  刘协现今面临的,不外乎是三条出路:一是回京做个任洛阳的胜家尽情拿捏、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二是去到封地陈留,卧薪尝胆;三是留在燕清麾下,性命衣食具都无忧,再伺机回京夺回一切。

  刘协想走的,就是第三条路,并且抢先出手,要占据从没在他手上呆过的主动权。

  可他的小把戏拙劣了些,被大人看透后,就有些腻歪了。

  要不是觉得他太可怜,透着些孤注一掷的绝望,单凭他堂而皇之地要越界,通过联姻单独跟孙家搭上线,无异于明晃晃地挖燕清墙角,触碰任一个主公都会愤怒的逆鳞。

  况且就目前看来,刘协和燕清相比,俨然是前者在接触中获益最多。

  燕清给了刘协优越生活的保障,给了他从未有过的自由快乐,也保他远离了心怀鬼胎的两派人的控制,以及何太后丧心病狂的毒手。

  燕清如果想将刘协推上皇位,还得经历个万般辛苦的过程,收获的多少,除了个虚无缥缈的从龙之功来锦上添花外,还取决于刘协接下来愿给多少。

  而要是燕清不愿意做这麻烦事,刘协就空得一个陈留王的虚衔,根本没有任何可利用的价值。

  最重要的是,人虽有自保之心,这点不可厚非,可燕清自认对刘协已是尽心尽力,多有亲力亲为,仍见刘协保留得这般明显,很难不寒心失望。

  等他以后当上皇帝了,岂不更容易猜忌起自己曾对他的好的背后,是否存在求利的用意?

  郭嘉调侃道:“要不是主公至今未娶,膝下空虚,刘山芋又何必退而求其次?”

  燕清没听清楚:“谁?”

  郭嘉理所当然道:“自然是那姓刘的烫手山芋。”

  燕清哭笑不得:“别瞎给堂堂王爷起绰号,叫别人听了还得了?”

  郭嘉敷衍道:“噢~噢~”

  燕清:“有这神来一笔,我还真不知道要不要继续推他一把了。”

  郭嘉:“一次不忠百次不容,主公慎重。”

  燕清沉吟片刻,也道:“罢了,那就遂他愿,当个平安王爷,富足一生吧。”

  从血统上看,刘协自然是刘辩之后最正统的皇位继承人,可也称不上当仁不让。

  有能力扶持个皇帝上位的,看重的自然是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方面,而在绝大多数天下人眼里,只要坐在帝座上的还是姓刘的宗亲甲胄,哪怕血统隔得有些远,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刘协的优点,除了先帝的血脉外,不过在于他的年纪幼小和无依无靠,也就是好控制罢了。

  刘协这会儿定然已经被发现失踪了,可相关者都已出逃多时,又不敢大张旗鼓地搜找,是以就如大海捞针,根本没有头绪。

  刚巧皇帝也还能撑一段时间,够他们一边找,一边找别的合适人选替代。

  那宅心仁厚的幽州牧刘虞,野心勃勃的益州牧刘焉,都有可能。

  还是说,直接在宗室里再推一个小孩出来?

  总而言之,刘协失踪一久,等大局尘埃落定,就再不会有人关心这堪称举目无亲的小孩的死活了,燕清也不担心会遇到什么阻力。

  郭嘉:“那刘山芋娶妃之事……?”

  燕清:“先问问文台怎么想的。既放弃了那个计划,他也造不成什么危害,再开导开导,不是扭不过来的。”

  郭嘉:“也好。”

  燕清与他再说了会儿话,郭嘉就要起身告辞了。

  燕清起身,亲自要送他出书房门,忽道:“是了,之前我略有失态的事,奉孝切记莫与任何人说。”

  吕布现虽还远不及郭嘉的心细如发,却也有了些城府,不容小觑,燕清自己都还满头乱绪,可不想叫他发觉什么,然后在节骨眼上添乱。

  郭嘉微讶,在一口应下后,禁不住似笑非笑道:“嘉向来没有多嘴多舌的坏毛病,主公哪怕不特意交代,也会守口如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