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混在三国当神棍_作者:放鸽子(569)

2018-03-28 放鸽子

  蔡邕虽也是名门出身,可对于门第,却是很难得地不甚看重。燕清便是看出他与郑玄都能对学子一视同仁,才将重要的校长职位相授。

  蔡邕并未辜负燕清的期望,执行得稳稳当当,而在将女儿嫁给瞧上眼的青年才俊后,他彻底清闲下来,就如过上了做梦一样的好日子。

  每日除了授课,就是含饴弄孙——女儿蔡昭姬接连诞下二子,长孙年初刚到了开蒙的年龄,就被周瑜毫不犹豫地送来德高望重的岳父处了。

  得知燕公忽然召他来,他无欲则刚,自坦坦荡荡,听得这项提议后,也觉得非常适合。

  蔡邕诚恳道:“如此倒是水到渠成。”

  商量时能如此顺利,燕清心情也好,莞尔道:“那接下来这一个月,就要劳烦蔡公多多费心了。”

  “为学生打算一二,如何称得上什么费心?”蔡邕谦道,又想推了那‘公’那尊称,燕清却不肯,只笑了笑:“蔡公如今桃李满天下,区区一个‘公’,如何当不得?”

  蔡邕无奈,心道自己哪儿是当不得公,只是当不起燕公口中的公啊……

  正事商量完了,蔡邕惦记家中幼孙,便未留下用午膳,而是歉然起身告辞。

  燕清亲自扶着他,将人送到了府邸大门处。

  只是在上马车,蔡邕将搭在燕清臂上的手收回时,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

  燕清心念一动,询道:“蔡公可是还有话要同我说?”

  蔡邕为难地皱了皱眉,到底没过得去心底这关,将声音压得极其,恳请道:“卢太傅耿直刚烈,只是邕当初受党锢之难时,满朝唯他上书说情,此恩毕生难忘,只苦于无法回报。若真有一日……还请燕公看在某这份薄面上,莫叫他走前受太多罪了。”

  他与卢植,所怀的抱负无比相似,遭遇上也是同病相怜。

  只是在被流放朔方,被迫颠沛流离,有家难回的痛苦十二年中,他无奈地选择了独善其身,顺势而为,卢植则一直是英勇无畏地逆流而上。

  他何尝不知卢植忠心护汉,狠狠地开罪过燕清多回?

  然而汉室气数,明眼人都看出将尽,尤其大势所趋,非一人能挡啊。

  他年岁已高,唯一能做的回报,也只有舍下脸面,为故友求这么一句了。

  言罢,他轻轻俯首,致了一礼,方放下车帘,让车夫渐渐驶离。

  燕清微微一愣,面色倒玟死不改,轻轻道句‘好’后,目送着蔡邕的车驾远离,之后回到书房,就认真地反思了一阵。

  短短二日中,这已经出现了第二个好似笃定了他心思,还特意求情的人了。

  他以为刘协是身在局中,又因是见惯勾心斗角的皇室中人,才忍不住多想条后路未雨绸缪,只惊讶了一瞬,就未放在心上。

  但观蔡邕方才神色,其道出这一句,显然非是出自无缘无故,也不认为是杞人忧天,而是颇有几分把握似的。

  ——这可奇了怪了。

  他一贯行事低调,除了前些日子里着实被惹恼了、才打了一次四路全开的防守反击外,平日里所做的事,可一点不打眼。

  非但不主动请赏,就连皇帝硬要赐他的大官和王爵,都被他态度强硬地推得一干二净。

  其他敏感的,尤其是加九锡,剑履上殿那一类,也统统被他拒了。

  退一万步来说,比起史上的曹操和晋文公等,他可要老实多了——最大的佐证便是,连荀彧此时都接受良好。

  怎么就连续冒出来俩人都知道他心思了?

  燕清不认为自己已到了司马昭那地步,猜想大概是踏入了一个思想误区,暂时想不通,也就不去纠结,径直往流水楼去了。

  结果去到之后,他一只脚刚踏进厅里,就见贾诩荀彧郭嘉三人正说说笑笑,联袂而出。

  看到他时,三人便齐齐地驻了足,向他行了一礼。

  他们虽年岁不同,却都玉树临风,风姿翩然,很是赏心悦目。

  可惜燕清没心思欣赏,只茫然地看看脚底,把已踏出去的那只脚默默地收了回来,纳闷道:“还没到饭点,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郭嘉刚要回答,就脸色倏然一变,赶紧侧过头去,掩嘴打了个小饱嗝。

  燕清:“……”

  看来他再不用在那两份云片糕的去向上存疑了。

  荀彧眼眸明澈,含着淡淡笑意,温声解释道:“今日的政务已处理完了,文和又难得不急回府,便相约去陶然楼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