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和刘彦昌有了私情,生下沉香后事发,也只是为杨戬的举动心寒。并不曾想过,她二哥做为司法天神,又谈何立场,为她循私。
只是同样的,看似智计无双的清源妙道真君,或许并不怎么善于表达情感。一如诸多情绪皆已在漫长的时光岁月里磋磨了的玉鼎真人,展现于人前的永远是完美而足以遮蔽风雨一面。
血脉亲缘里的责任与义务,叫他忽视了那镜花水月般的兄妹情,或许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牢固。
求仁得仁,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杨戬并没有在华山见到三圣母。这叫他心中微松时,又不由得生出些许的担忧来。
不知三妹一家,怎么样了?
这纯粹是一种习惯性的,担忧与爱护。
下一刻,杨戬忽然见到一个似乎极是熟悉,却又并不认识的人。
那是一个少年,一个比沉香年岁略大,却英气勃勃眉眼温和的少年。没有沉香的天真锋芒,整个人身上散发着超乎年龄的沉稳和诗书雅致。
凡人学者谓之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抵便是如此。
皱了眉,杨戬却觉得这面容极是熟悉。隐隐然里,竟是与他曾经见过的某个人重合起来。
是刘彦昌!
那和三妹私相结合,生下了沉香的男子!
文武双全智计无双的清源妙道真君,自然不是什么愚蠢的。心中陡然生出某种猜想,眸中冷光渐起,这似乎叫心事拖住了思绪的男子,仿佛在一瞬间便又回复成了那威严冷肃、阴沉而不可接近的司法天神。
陈继言目中微沉,将手按于腰际,原本温和雅致的诗书之气,竟在一瞬间转化为戒备警惕。
“谁?”
这少年的声音低沉,全不若沉香那般咋咋呼呼没个定性。却叫一旁的杨戬心中沉了又沉,那个猜想,不断扩大之余又倍觉无稽。倒并没有,因此现身。
对于刘彦昌那便宜妹夫,他自是看不上眼。
且不说他杨戬的妹妹,三界何等样的英雄俊彦配不得。三圣母若当真和他商量了,二郎神杨戬的妹妹选婿,天上地上又有哪路神仙妖魔,不会给这面子。
天规戒律虽严,可那操控地方并非没有。只这位阐教三代首席弟子,清源妙道真君眼光何其之高,如刘彦昌那等,便是在人间权贵眼中也不过草芥。何德何能,叫他杨戬的妹妹,青眼相待?
二郎神杨戬心气高傲,从来便不曾将刘彦昌这书生,放在眼里。时至今日,见到这少年,杨戬忽然发现他似乎错的很是离谱。
这一切陈继言自是不知道,他虽有些本事际遇,却不过是个普通凡人。又怎能识破仙家法术,不过天生五感敏锐,感受到几分若有若无的窥探,故而诈上一诈。
见得四周并无反应,方提了酒,继续沿着山路前行。只是心中,仍存了几分警惕。
第87章 陈继言
陈继言的步子不快亦是不慢,十分沉稳。亦如他这人,看似年少,实则极是稳重守礼,师长同窗无不夸赞。
大宋官家重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并非是什么虚言!
国初本是文武并举,等到了太宗一系上位,斧声烛影为堵这天下悠悠众口,对士大夫读书人等更是倚重提拔。
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汉!
刘彦昌这等书生,毕生所求不过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有宋一朝,少年神童、进士、过目不忘者多不胜数。文华鼎盛文章华国,极尽风流。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刘彦昌汲汲营营寒窗苦读数十年,一再落榜。本以为人生已是无望,遂想到于华山轻生。却被三圣母所救,从此红袖添香如花美眷,很是过了一段快活日子。
陈继言却不同,这少年进士家境寒微全赖贵人相助,方得以存活。而后读书进学,一路经省府等试,直至少年进士金榜题名。而后外放到华山一地,虽官职不显,却已是在官家面前挂了号。
此番独自上华山,虽离开多年,对个中路径却极为熟悉不见半点滞涩。叫隐在一旁的杨戬,看得直皱眉头,心中更是有诸多疑惑生出。
“学生陈继言,特来拜会先生。”
在一隐蔽石室前住了脚,陈继言执礼甚恭道。
风吹起,有零落的树叶卷落在地。等待片刻,并不见回应,陈继言方直起身来,将手中的酒放置在门前,而后转身步入一处小山头之后。
那里有一座孤坟,无名亦无姓,便连碑木也无一块。却叫本是沉着冷静的陈继言跪倒在前,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