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话语,亦在此刻由伏羲大神口中吐出。这一位天地间最古老而尊贵的神灵,双目中似乎映着万千生灵的哀戚与劫难,神色悲悯而哀伤。却又好似,茫茫空寂不含半分的情绪与变动,所有一切,皆如埃尘。
一字一句,煌煌铁律无以更改,更不可变动。
“不周山倾,凡于此相关者,皆需严惩。”
“祝融、颛顼,即刻起剥除神籍,降为凡人,再入轮回。”
“水神共工,因一己之怨,撞毁天柱。自当消陨,不得再现世间。”
……
“无赦!”
言出法随口含天宪,随着伏羲一道道敕令出口,遍传此诸方天地。祝融、颛顼等,亦随之打落轮回。至于水神共工,则连半点气机也不存,似乎从此天地间,就此抹去。
“不,你不是他。”
目光似有迷惘之色一闪即逝,转而化作决然与坚定,女娲娘娘神色肯定,而后言道:
“待此间事了,九天十地山河共鉴,本宫定当、寻个明白!”
音落,法则共鸣虚空震荡,人首蛇身的女神身周神力鼓躁,化虹而向着天柱倾绝处所去。
“……娲妹”
似欣慰似不舍的神色闪动,转瞬化作云淡风清般的平静。指尖遥遥点出,恰恰对着那北海方向。
……
“在离开不周山来往北海之前,便已经陨落。”
良久,目中的恍惚退去,玉鼎真人方回复了一贯的平静,继续补充道。如此神态,便是再如何迟钝,也当察觉到玉鼎真人的不对劲。更何况杨戬本就是心思敏捷聪慧的,近乎本能的,便感觉到自家师尊玉鼎真人在那一瞬间应该是想起了什么。
事情的发展,早就已经超出他的预料。不管是师尊玉鼎真人愈发古怪的性情与行为也好,还是这似真似幻的时空。
那么,他又对师尊了解多少?不曾同师尊相处的之前与之后的时光里,师尊他,又经历了什么?
玉泉山金霞洞中的玉鼎真人,便当真是那等天生的、冷心冷性不染红尘的仙神。杨戬扪心自问,忽地便这么自然而然的,对自己一直以来的认知产生了怀疑。
师尊是高高在上的、淡漠的、完美出尘不当与这世间有所牵连。而在那最初,堪堪拜入玉泉门下之时,一众的师伯师叔们,其实对他并不看好。
超然世外的昆仑上仙,又怎会在意凡间蝼蚁的朝生暮死。但纵使是一众法力高强、嚣张跋扈的阐教上仙,自诩仙风道骨出尘淡漠之余,也不得不承认玉鼎真人与他们是不同的。就像天生不知冷暖的死物,又怎会生出……多余的情感。
当局者迷,杨戬虽知道,师尊待他不同。却不会想太多,只做是,师徒间的平常相处。
只是,平常而普通的师徒,会是他们这样吗?
有那么一瞬间,杨戬迫切的想要打破师尊面上的平静,大逆不道的问一问玉鼎真人,究竟想到了些什么。又……隐瞒了他些什么?
然而不等杨戬有所动作,玉鼎真人那双看似平静的双眼忽然转向不周山方向。下一刻,无边的伟力袭来,周遭的空间皆对他们齐齐发出抗拒与驱逐。
杨戬最后所见,便是天地改换海水移位,师徒俩原本所处的北海似乎……转变成记忆里某个熟悉的、隐藏过往的地方。
那是……西海海面!
…… ……
东华帝君半只脚已然踏入灵山地面,然而下一刻,他果断将其收回袍袖拂动伏羲琴出。
指尖虚按,不成调的琴音泠泠响动,白衣散发面容俱是俊美非常的师徒俩自虚空中现出身来。正是玉鼎真人与杨戬。
“本座另有要事,告辞。”
清俊高华的俊容上一派冷凝,东华帝君率先将伏羲琴收回抽身而走,遥遥循着来时方向而去。
玉鼎真人的面色亦不见得多好,这位向来无喜无悲面容清冷似天上月,又如昆仑万载不化的冰雪般寒凉的阐教上仙眉梢眼角突然现出一抹诡谲。
原本清清冷冷的神色,亦在那一瞬间变得妖异起来。如仙如魔,带着几分诡异的不协调。
“戬儿可需要,为师替你,去寻我那慈航师兄,好生说道说道,讨要个说法?”
目视着层层天光云影、禁制法阵掩映着的灵山胜地,玉鼎真人如是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