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咬牙,李明明上去敲门。
守门的一开门,见了李明明,一愣,“三娘,是三娘回来!”知道三娘当了武官,但看见还是有点不大敢认。
李明明点点头。
很快内宅便已经知道了,王夫人喜极而泣,赶忙往外接。然后便看见正堂外跪着的身影。一身白色圆领袍,梳着儿郎的头发,身边放着盔甲,身子挺得笔直,手里捧着一根鞭子。
王夫人快走两步,上前搂住,“你这个孽障!还不起来?”
李明明不知道是被这情景感动了,还是被自己的表演感动了,竟然也流下泪来,“阿娘——”却是没有起身。
王允从书房转过来,远远地便看见这一幕。
王夫人用求肯的目光看王允,“郎君——”
王允走到李明明身前,默默地看了她一会,“成什么样子!起来!”
王夫人笑了,拿过鞭子,一把扔了,把李明明拉起来。
李明明揉揉膝盖,不好意思地笑了,被王夫人拍了一下。李明明便顺手挽住了王夫人的胳膊。
①《汉书·卜式传》
②年号是真的,事件是瞎编的。
③唐朝的“义绝”大致相当于官府判的强制离婚。
④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孔子评价说“祁黄羊可谓公矣。”参见《吕氏春秋·去私》。
⑤告身:委任官职的文凭。
第68章 过年过节谈恋爱
朝会上对代战公主和薛平贵怎么处置还没讨论出个结果来, 新年元日便要到了。
王家里外打扫一新,换桃符,贴春联, 悬幡子, 开祠堂准备祭祀,更不用说准备各种吃食, 什么屠苏酒、五辛盘、胶牙饧之类的,哎呀, 好不热闹。
李明明特别耐心地陪着王夫人准备过年的一应事物, 算是替王宝钏尽孝, 也是弥补自己没能陪爸爸妈妈过节的遗憾。
其实到了年根儿底下,做的都是面子活儿了,之前收庄子上的年例、采买、各家走礼这些事已经忙完了。
看女儿愿意陪自己做这些琐事, 王夫人颇为感慨,“如今耐心倒是好了,你原来顶不耐烦这些……”
李明明只不好意思地笑,其实这样原汁原味古典春节的准备工作还蛮有意思的。
除夕夜里, 王允、王夫人、李明明一起守岁。
李明明穿白色衫子、绣梅花大红裙子,挽着红梅映雪披帛,梳着时下流行的四环抛髻, 又故技重施地在眉心画了一朵花钿,只不过穿李千金的时候画的是单瓣牡丹,此时为了应景,画的是梅花。整个人看起来又艳丽, 又雅重。
几番唐穿下来,李明明已经能把唐朝仕女扮得非常好了。
王夫人笑道,“这样打扮起来,阿钏倒有些先时旧姓女的风范。”
您真有眼力!李明明暗自给王夫人点赞。要说穿的这几个女孩子,真正“好风仪”的,数崔莺莺——拜郑氏的严格管教所赐。李千金到底商家女出身,她妈又不大管她。而王宝钏的问题是,出生得太晚了,到这个时候,旧士族土崩瓦解,那些讲究也就烟消云散了。此时,李明明身上这点崔莺莺的礼仪,就显得格外古雅。
还没开吃,便有宫使来了,赐了宫里的屠苏酒什么的,东西都是平常过节的东西,不过是表达个宠信——其实,以王允的身份,当参加宫中大宴,但今年王宝钏回来,皇帝便特下恩旨,让他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于有的人,去参加皇宫大宴,是面子,于王允,不去,是荣耀。毕竟不是谁都能让皇帝这么惦记着、这么体贴着。
送走宫使,一家人团团坐定,说了吉祥话,李明明先饮屠苏酒——唐朝风俗,屠苏酒从座中最小的那个饮起。
李明明皱眉皱鼻子,好难喝!唐朝人这味觉审美啊,真是一言难尽。
次及王夫人,最后是王允连饮三杯。①
李明明很狗腿地笑道,“阿耶赶紧吃口菜压一压!”
王允夫妇没儿子,往年王允去宫中参加宴会,只余王夫人自己在家守岁,别提多凄凉了。今年王允在家,又有李明明。李明明是个活泼的,心里又老替王宝钏愧疚,彩衣娱亲起来不遗余力。王夫人这一餐饭吃下来,脸上始终挂着笑意。便是王允也难得的眼角含笑。
吃了饭,李明明拉起王允,“阿耶,我们去放爆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