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拆CP专家_作者:田大伏(117)

2018-03-28 田大伏

  这么多面目……天生适合混朝堂的材料啊!

  被苏龙打了“不明觉厉”标签的李明明接着给自己的黑材料添砖加瓦。

  苏龙先说了西凉那边的要求,西凉愿意把凤祈山以东的地方都割给唐,每年向唐进贡,自认藩国,要求就是放回代战公主和薛平贵。

  西凉到泉林关一带的地图,李明明不知道看过多少次。这回,西凉下的本钱不少啊。王允看看两个女婿,最后竟然把目光定在李明明身上,“三娘,你说说。”

  李明明没什么成熟的意见,但既然一家人开小会,也没必要藏着掖着,“开疆拓土之功……估计对圣人很有吸引力。怎么才能既要到这块地,又保证砍了薛平贵呢?”

  李明明略沉吟,“西凉那边,也不是铁板一块,拿出这些筹码,一方面是小太子顾念手足之情,另一方面恐怕也是迫不得已。若是我们把代战公主扣在长安为质数年,待小太子成年完全掌握朝堂之后,再把代战放回去。只要理由合适,想来小太子不会不答应的。”

  李明明眼珠子一转,笑道,“阿耶和两位姊夫认为,凤祈山周围那片地,换代战公主在长安的公主府以及“公主”之类的尊荣,能行吗?”

  王允看两个女婿,“你们认为三娘的计策可行否?”

  苏龙皱眉,“那薛平贵呢?”

  “斩了啊。”李明明一副理所当然地神情。

  苏龙苦笑,“这恐怕不容易。”

  李明明狗腿地笑道,“这就看姊夫的水磨工夫了。漫天要价、落地还价,西凉朝堂那边再使使劲,我觉得,西凉那边还是不希望薛平贵回去的人更多些。”

  魏虎微微笑道,“西凉使者恐怕也是与三娘差不多的想头儿,每天奔走于权贵之门,一些朝中大臣这会子恐怕收礼都收得手软了。”

  李明明叹口气,你看,这就是政治。

  王允正色道,“三娘所言,虽略艰难了些,但并非不能达到……”

  当下一二三四五地跟苏龙说起谈判步骤和注意事项。

  李明明咋舌,老牌政客就是老牌政客,严密、辛辣,一环扣着一环,远非自己那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计策可比的,虽粗粗听起来很像,但一个是真的城堡,一个是积木堆的。

  王允觉得三女儿有从政的天赋,又后悔原来把她养得太天真了,以致吃了薛平贵的亏,故而把她带过来议政,却不知道——面前这个是假的。

  朝堂上又开始争起来,以苏相公为首的一派认为,西凉颇有诚意,咱们得了地,把公主和驸马还给他们,两国化干戈为玉帛,是个好事。

  魏虎等武将则认为,薛平贵必须斩,这是给叛徒降将的一个威慑,不然以后军令就没法行了。

  皇帝被两派逼得没办法,便问王允:“老相公以为呢?”

  王允便如一部《唐与西凉近代战争史》,历数了近几十年来,西凉是怎么样地反复无常:太和七年,与唐签订了亲睦文书,太和九年攻占了哈奇城和胡杨城,第二年达成休战协定,开成三年又侵扰泉林关……

  王允一句个人评论都没有,就让皇帝那颗“开疆拓土、好大喜功”的心又偏了回来。

  皇帝长叹一口气,对啊,西凉人惯常说话不算话的。

  下了朝,皇帝把王允留了下来,君臣密谈了一番,具体说的什么,众人不知,但看皇帝的眉头是没那么紧锁了。

  议和这种事,从来是个耗时间的活儿。

  李明明在唐朝待得倒是挺乐呵——要不是想家,会更乐呵。

  转眼,又是上巳节了。当崔莺莺的时候过的上巳节,犹在眼前,李明明叹一口气。

  赵如琢微笑着留言,“春游多好,叹什么气。”

  李明明一歪头,“想起一首春游的诗来:‘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元芳,你怎么看?”

  赵如琢知道李明明想说什么,笑笑,发了一个语音,“他们,又不曾生死相许过。”

  “……”李明明的心瞬间化成了水,稀里哗啦的,收不起来了。然后后知后觉地想到,生死相许——所以他上次是冒着什么样的危险救我的?

  “去吧,好好玩去吧。”赵如琢醇厚低沉的嗓音,带着点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