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当太后的这些年!_作者:瑟嫣(133)

2018-03-28 瑟嫣

  作为伴读,朱慈燐在哪,戚嗣昌自然也该在哪,所以听到施首辅这么说,他没有怎么犹豫,整个人就跟炮弹似的冲出了交泰殿,去御花园陪咱们眼睛‘受伤’需要花草清洗眼睛的朱慈燐小皇帝去了。

  这一幕自有人禀告给正在批阅奏折的杨太后听。杨太后一听,自家儿子又言语洗刷了一把施首辅,好笑之余不免对施首辅的好脾气、或者说聪明圆滑、有了进一步的认知,等内阁成员依次进殿议事时,杨太后倒是笑着给施首辅道了声歉。

  “皇帝劳烦施首辅费心了。”

  “太后娘娘言重了,教导陛下本是臣等本分,又何来费心一说!”施首辅笑容可掬的说道,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做宰相肚里能撑船。

  “哀家之所以召集你们,乃是因为顺天府府尹刘卿上了一份奏折。”杨太后让王体乾将奏折交给内阁成员传阅,等都一一看完后,才点着名问:“众卿有何异议!”

  “臣认为刘大人所言甚是,自先臣王守仁(巡)抚南赣时,行十家牌法以清“盗”源,其法甚约,其治甚广, 今日京师至三辅,所在戒严,通天下郡县皆有风鹤之警,征兵括饷殆无虚日,生民不得其所者十家而九,有司又不知所以抚循之,势必尽驱而为“盗”。此时,诚宜行保甲之法。臣谨仿先儒遗意辑为《保甲事宜》,且冠以□□《教民榜文》十条,总为一编,名《保民训要》。请皇上申饬,自五城御史,以至州县有司,各务著实遵行。”

  内阁次辅来宗道一阵咬文嚼字,将顺天府府尹刘宗周奏章内容背出一大段后,终于说出了正题。“臣附议刘大人所提议的行保甲法。”

  保甲法乃是王安石变法之一,规定乡村住户,每十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

  此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罢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在此期间,每项新法都或多或少见到了成效,但由于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更给百姓的生活造成的一些很不好的负面影响,最终被罢废!

  杨太后不知顺天府府尹刘宗周这个时候提复行保甲法是何用意,但显然杨太后是不愿意采用的。因此在来宗道附议后,杨太后看向了另一位内阁次辅徐光启,语气和蔼的问:“徐卿对此事可有异议!”

  “保甲法本意是“除盗”以及“与募兵相参”、 “省养兵财费”,臣认为如今商税来年递增,国库日渐充盈,根本无需为养兵财费担忧,且保甲法虽说增加了财政收入,但民不勘其扰,曾数次酿出民乱,因此臣认为保甲法不可复行!”

  “施卿之意?”杨太后笑着问施首辅。

  为人圆滑且在杨太后手下做事这么久,施凤来又如何听不出来杨太后隐晦的意思呢,无非是让他也提议反对。于是很会看眼色行事的施首辅顺着杨太后的意,也紧接徐光启后否决了行保甲法!而施凤来一开口,其余内阁次辅也看懂了行情,纷纷出言反对。于是历史上本该崇祯三年复行的保甲法并没有通过,也未能在全国实施起来。

  行保甲法被否决后,杨太后又将户部尚书毕自严单独呈上的奏折从案桌上堆得高高的奏折堆里抽出来,让内阁成员依次传阅!其中施首辅一瞧奏章内容,心就忍不住咯噔一跳。这毕自严是傻子吧,才刚当上户部尚书就来了这么一出!增田赋,呵呵哒,依太后娘娘恨不得再加收商税、减少农税的性格,会同意才怪!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今天停电,现在才断断续续写完o(╥﹏╥)o还是只有一更,请亲们见谅!

  ☆、第七十四章

  果不其然, 等内阁成员全都一一看过户部尚书毕自严所上奏的关于增田赋的奏折后, 杨太后勾勾唇,笑靥如花的道:“毕爱卿真是忧国忧民啊,国库日益充盈看不到, 反而说因度支大绌,要求增关税,捐公费。更有趣的事,毕爱卿上了折子后,咱们兵部尚书梁卿(梁廷栋)也紧跟着上折子说什么兵食不足,乃是民穷之故,皆因官贪。使官贪风息后,再加派田赋, 百姓才会同意。”

  杨太后将两本奏折甩了出来, 刚巧就砸到了认为毕自严说得很对的来宗道的身上。“哀家将折子扣下,本想让毕卿以及梁卿清醒清醒脑子, 没曾想折子扣了几天后,毕卿又上书奏请,每亩加三厘的税。啧啧, 哀家真没看出来, 原来毕卿还是忧国忧民的栋梁之才啊, 你说是不是施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