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当太后的这些年!_作者:瑟嫣(58)

2018-03-28 瑟嫣

  “昨儿臣妾见万岁爷遇风咳嗽了几声,恐万岁爷惹了风寒,便自作主张亲手炖了这冰糖雪梨,万岁爷你尝尝看,味道可好了。”

  “爱妃有心了。”

  望着杨令月的笑靥,原本怒火繁升的朱由校奇异得到了舒缓。他瞪了几眼仍低首垂目五部官员以及都御史,没好气的说道:“尔等还不退下,等着朕赶人啊!”

  五部官员以及都御史皆松了一口气,慌忙的退出正殿。

  他们走后,朱由校暗骂了一句没眼力见的东西,便转而让杨令月一勺子一勺子喂自己吃下这盅据说是由杨令月亲手所炖的冰糖雪梨。好不容易喂完后,让伺候的下人收拾残羹时,杨令月故作不经意的问道。

  “万岁爷刚才为何发怒?”

  朱由校将国库没有银子赈济灾民的事简单的说了一遍,认真听着的杨令月蹙起眉头,轻言细语的说道:“这倒是一个麻烦事,就算是万岁爷用私库的银子赈灾估计也是杯水车薪”,倒要好好的想个法子才是。”

  “朕就是这么想的。”觉得杨令月此话甚和自己心意的朱由校说道:“朕想了许久,仍然没有好主意,看来只能麻烦完吾为朕分忧了。”

  杨令月却是轻笑了起来。只听她这么说道:“万岁爷只想着魏公公能为你分忧,怕是忘了阿月这么一个大活人了,看来臣妾只有将主意咽回肚子里去,不轻易开口了。”

  一旁候着的魏忠贤挑了挑眉,什么话也没说,直接退出殿门去。这时,却见朱由校眉开眼笑的道:“阿月有好主意,快快说与朕听。”

  前面说了老朱家那一家子人爱出奇葩,身为老朱家人的朱由校也不例外。朱由校这个人吧,做木匠比做皇帝用心,对待后宫妇人干政这块也根本不在意。这货巴不得(小)老婆能干一点,帮自己分忧解难,处理伤你脑子的国事,对于朱由校来说,小门小户良家子出身的杨令月就跟饱受他信任的魏忠贤一样好控制,只能依附他存活。

  然而……实际上……

  杨令月勾勾唇,露出一抹浅得不能再浅的微笑后,也没卖关子,直截了当的说道:“洪武年间时,据说沈万三的财宝多得能够将整个紫禁城堆满。臣妾不知这是真是假,但想来是很有钱的,不然世人为何说沈万三是大明首富呢。”

  “你的意思是让锦衣卫找个由头抄商人的家。”朱由校若有所思的道,显然对此很是心动。

  杨令月摇了摇头,却是道:“臣妾不是那个意思,臣妾是说赈灾所需银两可以从商人身上找,但用不着以抄家的名义,咱们可以让商人自动献上钱财……

  熟知历史的杨令月知道商人不光有挥之不尽的财富,家中的粮食更是堆积如山。可很多时候,这些富商宁愿将粮食放在粮仓里发霉、烂了,也不愿拿出来做好事救济百姓。所以必须想个好法子让他们自愿的掏出来,而不是以抄家的名义。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因为心善、仁慈,杨令月这妞是自认自己没那玩意儿的。

  正所谓官逼民反,要是将商人迫害得太凶了,估计大明所有的商人都会站在后金那一边,像历史上的徽商一样,东抵淮南,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为了百分之三百的暴利和皇商的名头,为后金不断的输送他们所需的一切物品,包括铁具武器。

  杨令月觉得费几张纸,给踊跃捐款帮助政府赈济灾民的大明商人,送比如‘为国为民,仁商典范’的褒奖,是个十分不错的主意,必要时给个恩典,恩准其中一两家中子嗣能够参加科考也是好的,嗯,给个皇商的名头也很不错。

  ☆、第三十六章

  杨令月的主意是不错, 朱由校也觉得好, 但两人都忘了,在这个士大夫统治、皇帝大部分都成了摆设的朝代,站在士农工商这个金字塔顶端的士大夫们是万万不会同意, 给他们一向看不起、属于贱籍,只能跟平头老百姓一样穿布衣的商人提高身份地位的。

  士大夫们不光言辞激励的驳了朱由校的命令,更是攻击起了给朱由校出主意的杨令月,说她牝鸡司晨,妄想干涉朝政,见天的上书让朱由校将杨令月安排到冷宫居住。

  事情越闹越大,朱由校气得差点心机哽塞,杨令月却像个没事人一般, 见天的给朱由校炖一些清热祛除毒气的汤水, 一边柔声宽慰朱由校让他不要为了那些诽谤她的言论生气,一边指使魏忠贤让他所管辖的东西厂和锦衣卫联手调查那些骂得最凶的士大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