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懂得外族语言的人才不少,要不然礼部和鸿胪寺是干什么吃饭的?实在没必要特招一个没有半点官职的读书人,显得大宋好像没有人才似的,只是提名的人是当朝丞相,其他人就算有疑惑也只能咽进肚子里。
事后一打听,原来这卖字画的书生是兵部秦侍郎的乘龙快婿,众人才纷纷恍然大悟,估计秦侍郎是想抬举自己的女婿,为他今后入仕做铺垫,所以更加不会拿张宏祖的出身说事了。
原本对张宏祖这个女婿百般看不上眼的秦鹏年,反而落了个好丈人的名声,也不知道他本人得知此事会有什么表情。
估计也不可能有什么表情吧,因为秦侍郎与耶律勿将张宏祖安排进来,显然并不是真的为了给他铺路的,只怕张宏祖有命去无命回。否则秦侍郎也不会一直拖着他与冰姬的婚事,哪怕冰姬都闹到开封府,闹得满城皆知了,侍郎大人仍不松口,还以张宏祖出使为条件,说只要张宏祖去了,回来就给他们办婚事。
冰姬满心不舍,想跟心上人一块去,奈何秦侍郎坚决不允许,而秦夫人又把她看得死死的,张宏祖不在京中,张府就只剩下雪儿一个弱质女流,哪里看护得住冰姬?
这头张宏祖前脚一走,秦夫人那头就带着家丁围住了张府,又有冰姬的表妹玲珑软语劝解,就这么半软半硬地把冰姬弄回了秦府。
耶律勿仍在汴京城中,似乎并不关心辽国陈兵一事,继续醉生梦死纨绔到底,只不过庞昱的皇帝姐夫半点都没有因此麻痹,仍派人暗中盯着耶律勿。
“此时京中缺人,你不跟在包大人身边,跑到我这里来做什么?”庞昱想了想又有些不忿,旧话重提。
白玉堂这回倒是不吊着他的胃口了,也不知是不是酒喝多了,人也变得好说话了。只听他懒洋洋道:“包大人身边有展昭在,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倒是你,除了一个冷孤独还算能看之外,你那些家将,有哪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到头来还不得靠白爷?”
“展护卫不是在——”庞昱说完就恍然了,展昭先前是调查那个神秘江湖组织去了,如今那个组织幕后之人身份不再是谜,展昭自然就能回到包大人身边继续当差,有武功高强又能干的展护卫在,白玉堂自然就显得有点多余了。
然而白五爷并不屑于与展昭抢活干,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是他微微一笑,一翻身就上了安乐侯的马车。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五爷的字,原著里并没有写到,但是据说礼亲王家有个对联【方彰庆平堂,恭敬绵长远】,是跟五鼠的名字的有关的。上联是名,卢方韩彰徐庆蒋平白玉堂,下联对应的是表字,泽恭泽敬泽绵泽长泽远。但是原著里只有蒋平是明确写了表字的,其他人都没提到。
其次,《三侠五义》的编著石玉昆是清朝乾隆末期到同治时期的人,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名字就叫永琰。一般来说,写书的人会尽量避免皇帝的名讳的,而且原著里对白五爷的形容是“阴毒刻苦”,最后还惨死了……怎么看都不像好话,ORZ,清朝的文字狱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五爷不太可能用“泽琰”作为表字。而且就个人来说,我更喜欢“远”字,对应对联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觉得“琰”字太贵气了些,不够飘逸潇洒,而“远”字有高远、长久的寓意,白五又是兄弟当中最小的那个,这个“远”字也有长辈们对他的一种爱护和期许在里面,希望他的人生道路能走得长远,所以在写的时候我就选择了“泽远”作为五爷的表字。
以上都是不靠谱的考据,一家之言,有错莫怪哈。
第22章 行刺案15
庞昱喜欢饮宴,不过那都是上辈子的事了。更何况辽人设宴,不怀好意,纵然能一睹胡姬妖娆的舞蹈,也教人提不起兴趣来。
一想到曾经经历过的上九层地狱,庞昱再是好奇,也得用最大的克制力强迫自己移开视线,专心研究矮几上的烤羊肉,仿佛它们有多好吃似的。
实则辽人厨子做的羊肉并不如宫中御厨做得精致美味,那些羊肉膻味重,有些还带着血丝,吃了两片就腻得满嘴是油,再也不愿下箸。偏生辽人的酒水也烈,解不了腻,一杯入喉,从脖子到肚子都是一片火辣辣的。
庞昱不着痕迹地看了眼左右,发现其他官员也与他差不多,中原人都吃不惯辽人粗糙的食物,众人面前的盘子基本上都没怎么动过,个别给面子的也只能吃下一半的烤羊肉,还摆出一副强忍着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