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吴松,除了初入贾府那天的失态之外,再无异常,嘴巴紧的如同上了锁。宝玉多次试探甚至直言相问,吴松干脆闭口不言。
只是此后宝玉和贾兰叔侄未免辛苦了。每日早起一个时辰扎马步,练拳。两人拼着一口气,互不服输,都咬牙坚持下来了。
不出一个月,身体明显硬朗起来,骑射功夫也有长进。
后来贾珍命贾蓉每日早起过来和宝玉等一起操练,贾琏也遵从贾政的意思加入进来。
再后来贾珍同贾政商议,专门在天香楼附近开辟出一个练武场来。规定族中青年子弟皆可来切磋交流。一时间吴松的手下多了起来。
吴松性子耿直,见贾政看重自己,越发上心。将府中的小厮分成几组,每日召集一拨或两拨操练一番,教几手粗浅的拳脚功夫,数日一轮。
他身手俊俏,性情豪爽,难得的是守规矩知进退,且又有几分侠义心肠。小厮们都肯服他,渐渐的成了贾府下人中的大哥级人物。
对本家的公子们,吴松一概一视同仁,绝不心软。至于私下里给宝玉开小灶传授一下心法,那另当别论。
那些青年子弟或有知难而退,或有不服输咬牙硬撑的,也有真心好武的。更有习文不成又有心上进的,遂改学武,得了这个良机自然牢牢抓住。后来贾府还真出了几员武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当前,宝玉一面读书一面习武,一头为开铺子做筹划,忙忙碌碌的倒十分充实。
好在买铺面找帮工活计等繁琐事务自有贾琏在外料理,宝玉单考虑主打产品、经营策略、营销方案诸如此类。想到好点子马上记下来反复推敲,或找黛玉研讨,或和贾琏商议。
每天忙来忙去,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两三个月过去,新铺子筹备的差不多了。
转眼到了八月二十日。原来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今日动身。
是日贾政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宝玉眼巴巴目送贾政一行车马渐行渐远,久久不忍离去。
原来学差即提督学政一职,由朝廷直接委派到各省,主持各省的院试和岁考,并督察各地的学官和生员,级别大抵相当于现代的教育部长。
这个职务肩负着替朝廷选拔人才的重任,且需要常年奔波在外四处巡查,是个很辛苦的差事。
李贵、焙茗等催促劝说再三再四,宝玉方打马回来,回复贾母。
这个便宜父亲虽然相处不久,却感情渐深。更念及原著中贾政晚景凄凉,不觉又添一层悲悯。
谁知贾政前脚走了才两天,王夫人病倒了。
第27章 王夫人有孕
话说王夫人进来自觉神思疲倦,常常思睡。连日来打点行装预备贾政起身,未免又劳乏了些。支撑了两天,竟一头病倒。
贾母听说忙命人请了王太医太问诊。太医细细诊脉,面色有些古怪。半晌方向贾母道:“老夫人大喜,太太这是喜脉。”
王夫人登时红了一张老脸,一时做声不得。方记起月信已有两月没来,但自己年近五十,万万没有想到这上面来。
贾母愣怔了一刻,猛的立起身来问道:“此话当真?你,你再说一遍!”吓的鸳鸯连忙搀着。
王太医躬身笑道:“恭喜老太太,太太已有了两个月的身孕。晚生不敢说谎。”
贾母大笑道:“好,好!咱们家好久没有添丁进口了!”
命包了一个厚厚的红包封赏王太医。又一连声吩咐下去,命厨房炖补品与王夫人补元气,吩咐丫头们小心服侍。
又交代凤姐,当月王夫人房中的丫头们月钱加倍,贾府上下人等皆有赏赐。
一面命人快马加鞭报之贾政。
两日后元春命太监送了许多补品并赏赐之物。又几日贾政书信至,也命人稍了一大堆补品来。
北静王妃亲自送了厚厚的贺礼来,接二连三素来交好的世家同仁皆有贺礼。
王夫人老年得子,又是高兴又是害羞,只北静王妃来时亲自接待了一回,其余都交与凤姐打理。
贾府上下一片欢腾,连日忙乱。
宝玉虽然意外,欢喜却更甚于旁人。怀孕的毕竟是这具身体的亲娘。说不定是个男孩子,最好是个做官的材料,将来可以撑起一片天。自己本就无心仕途,将来带着林妹妹甩手一走,游山玩水,何其自在。
因见今日事情甚多,凤姐独立支撑未免吃力。且又想起一见事来:原著中凤姐小产是过了来年的元宵,距今不过四五个月,那么现在没准自己的小侄子正在赶来的路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