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我爱林妹妹_作者:宇小天(68)

2018-03-17 宇小天

  “若蒙老太君开恩成全,妾身必然一如往常,待探春妹妹有如同胞手足。将来生得一儿半女,妹妹便是妾身的恩人。妾身必将视为己出。”

  王妃说罢起身,郑重福了下去。

  贾母等忙起身还礼,甚为惶恐。

  斟酌半日,贾母方笑道:“蒙王妃看重,实乃我家探丫头福缘不浅。奈何他的父亲远在南省,老身不便作主。请王妃容老身遣人询问一下犬子的意思,容后回禀。”

  北静王妃含笑答应。闲话一回,又去园中探春处坐了一回,作别去了。

  其实王妃此行也没指望一蹴而就,不过是事先打个招呼,表明心意。以免探春重蹈迎春之覆辙,稀里糊涂被别的人家求了去。

  贾母与王夫人商议了一回,心下也颇为满意。遂遣人动身前往南方给贾政送信。

  黛玉、宝钗、湘云等相约去秋爽斋给探春道喜,宝玉也乐得凑热闹。

  探春虽害羞,所幸诸姊妹皆非轻薄小气之人,又是大小一处玩笑惯了的,不过打趣一番,说笑如常。

  倏忽除夕佳节到。

  今年贾府中添了两个白白胖胖,玉雪可爱的男娃娃,这个春节过得格外喜庆热闹。

  这是宝玉来到这个世界上过的第二个春节。过完这个年,宝玉满十五岁了。

  贾政书信至家,已是两月之后。

  此时元宵早过,残冬将尽,早春欲归。

  贾政信中说“但凭母亲做主,儿子无不聪从命”等语。

  北静王妃又遣了官媒来求,两家交换了庚帖。婚期定在两年之后,待贾政复职回京之后再行商议。

  此后北静王妃依然时常接探春姊妹等进王府游玩,只是不便再留探春小住。

  探春的亲事定下了,有一个人沉不住气了。

  薛姨妈眼见年纪小几岁的探春都有了好归宿,而自家宝玉女儿眼看十七岁了,还没个着落。思前想后只好找姐姐商议。

  王夫人正在逗弄老来子贾瑜。

  王夫人所生幼子瑜哥儿,才满周岁,会坐会爬,扶着墙也能摇摇晃晃走几步,白白胖胖的十分可爱。王夫人如今一颗心都扑在老来子身上,家务也不大管了。

  薛姨妈说明来意。

  王夫人命奶娘带瑜哥儿出去玩,叹道:“宝丫头那孩子我是极喜欢的,你是知道的。更何况金玉良缘,天作之合。”

  薛姨妈心下一喜,又听得说道:“看老太太的意思,心中是认定了林丫头了。我冷眼瞧着,宝玉心里眼里也只有一个林丫头。妹妹也知道,宝玉打小就有个呆根子,娘胎里带来的……我若现在作主舍了林丫头,强扭的瓜不甜,岂不是连宝丫头也害了?”

  “再者,妹妹可曾听说,林丫头也得了一块玉,跟宝玉的恰似一对。连老太太都知道了,当笑话说了好几回。连我也也无话可说。”

  薛姨妈低头沉思,半晌仍怀着一丝希望,试探问道:“不知道贵妃意下如何?”

  王夫人又长叹一声,道:“我每月进宫探视,也曾跟元儿提及宝玉的亲事。

  宝玉小孩子家口无遮拦,早跟他姐姐说过要娶林妹妹做妻子。还说什么,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妹妹你说,这可有什么法子?”

  薛姨妈低了头,无语。

  王夫人又劝说几句,也无话可说了。

  老姊妹两个相对无言。

  一时探春等来请安,薛姨妈方出来了。失魂落魄回到自己院中。

  这天午间,宝玉照例歇晌。刚躺好,小丫头说:“宝姑娘身边的莺儿来了。有话跟二爷说。”

  宝玉心下诧异。自己这个午休的习惯,合家皆知。宝钗素日行事周全,何故这个时候遣人来扰人清梦?其中必有缘故。

  遂起身转出什锦槅子。

  莺儿捧着一本书,笑道:“这是我们姑娘上次借的书,命我送来。”

  右手食指轻点封面,道:“我们姑娘做了一些注解,让二爷看看,批评指正。”

  宝玉接了随手翻开扉页,赫然一张便笺,一行娟秀小字:滴翠亭,望解惑。

  宝玉一惊,合了书,对莺儿道:“回去告诉宝姐姐,我知道了。”

  莺儿自去了。

  宝玉暗自思忖:这宝钗,自从认识她到今日,素来都是文静贤淑,标准的大家闺秀,堪称楷模。虽然也常来怡红院走动,只是自己整天忙忙碌碌的,充其量不过问好寒暄几句,并无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