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乔同人)楚乔传之谁共我度前尘_作者:咿呀柚子茶(42)

2018-03-12 咿呀柚子茶

  燕洵觉得哪里不对劲,正准备接着问,风眠却举着信进了屋。

  87.

  信分三封,一封从燕北来,写的大魏要与大梁结亲,已经订好日子要由大魏的十三皇子迎娶大梁的长公主。

  元淳盯着这封信看了半响,才恍惚的问燕洵:“喂,燕洵,大魏的十三皇子,是我哥哥吧?”

  燕洵点了点头,一脸沉重。

  元淳又迷迷糊糊的问:“那这大梁的长公主,是萧玉吧?”

  燕洵又点了点头,神情更加沉重。

  元淳想了想,把信猛地一摔:“肯定是萧策!他这个人就爱自以为是的办好事儿!他一定是知道了萧玉和我哥哥的那点事,又自作聪明的跑出来当老好人。”

  燕洵看了元淳一眼,语气里有些不宜察觉的情绪:“你这么懂他,那你应该也知道他跟萧玉关系不好,你哥哥又把他给暴打一顿。如今牛郎织女分离,他应该拍手叫好才对啊,干嘛要帮他们。”

  “那我怎么知道,”元淳灌了一杯茶,“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

  元淳不知道,燕洵却有自己的猜测,萧策对于元淳那点朦朦胧胧的小心思他要是看不出来就白当那么多年的燕皇,当时元淳被三皇子暗算,元彻后来有写信给燕洵,说是大梁太子修书给他询问这件事,还说需不需要帮忙。这回撮合元嵩和萧玉怕是也看在元淳的面子上。

  这个萧策,上一世楚乔的事里有他,这一世元淳的事里又有他,简直是克星。

  燕洵不动声色的抿了口茶,拆开第二封来自大魏,是元彻写来的,大魏决定与大梁结盟,联亲就是信号,怕是这些日子就要集结军队。

  第三封来自青海,宇文玥的信很短,很符合他一向的风格,只有七个字:大梁探,萧玉已逃。

  燕洵有些懵,转头看向元淳:“她为什么要逃?”

  元淳没有理他,默不作声的喝茶。

  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呢,如果我在你面前已经成为“楚乔”,我怎么舍得在变回“元淳”。

  88.

  燕洵和元淳收到信后就加快了回燕北的速度,毕竟谁都不知道大魏和大梁的军队什么时候会打过来。

  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燕洵很快忽视了元淳之前的那些不对劲,元淳也恢复了以前的样子,不再乱发脾气,风眠和阿精很是松了一口气。

  只是快要赶到燕北的时候,收到了元彻的来信,说是军队的目的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青海,于是燕洵一行人掉转了方向,决定先去青海帮帮忙。

  只是快要到青海,燕洵已经开始准备写信给宇文玥让人出来接一下的时候,又接到了燕北的信,说是元嵩皇子莫名其妙的来了,孤身一人,没有军队,什么都没说,只说想要见见燕洵。

  燕洵和元淳两人俱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写信让宇文玥多加小心,先赶回燕北看看元嵩怎么了。

  只是不巧的是刚又掉转了方向往燕北走,就又收到了宇文玥的来信,竟是萧策大摇大摆的去了青海,赖那儿不走了。

  燕洵和元淳几个人彻底从生理和心理上被打败了。

  风眠和阿精倒在桌子上,连连摆手说自己真的是累的不行了,到底往哪儿走给个准话行不行啊老大。

  元淳则气哼哼把信往地上一扔:“不去了!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个的这儿都怎么回事儿?爱谁管谁管吧,反正我不管了!”

  燕洵闭着眼睛揉眉头,叹了口气,心想这时候发脾气一口一个不管了的的是姑奶奶你,到时候哭的泪眼婆娑责怪自己的还是姑奶奶你,你到底能不能让自己活的轻松点了。

  “这样吧,先回燕北,看看元嵩到底为什么来的,青海那边宇文玥还是扛得住的,等着见了元嵩,再去青海帮忙。这几天大家都累了,先去休息吧,明天早起赶路。”

  燕洵一锤定音,风眠和阿精疲累地点点头出了房间,元淳气呼呼的坐在位子上扫了一眼燕洵。

  “你在这儿干嘛?出去。”

  燕洵停下了揉眉头的手,看向皱着个脸的元淳,挑了挑眉,正好想起元淳之前的不对劲,正要开口问,阿精就有冲进了屋。

  “世子,大梁的长公主,就,就在外面。”

  89.

  “大梁的长公主,怎么会到这儿来啊?”

  元淳拉长了声音问萧玉,萧玉喝茶的动作顿了顿,抬头看向元淳,强装着淡定,只是眼里的慌乱还是被元淳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