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刘备现在跑出来又算什么,这场仗的胜利跟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之前被吕布打得抛妻弃子,据说那个甘氏已经被抛弃了两次了,而带着丰厚的嫁妆给予他财礼支持的糜氏这次是第一次被抛弃,不过眼光奇准的他知道钱真正掌握在谁的手里,就算逃命的时候也没有忘记把糜竺带出来。不愧是大智大勇,大仁大义的刘玄德。
这次他从陶谦那里骗来的丹阳兵可是一个都没伤到,之前想来抢功也被乐进和于禁联手挡下。“哼”,这是向来在主公背后默默充当背景的许诸发出的,就连他都看不下去了。现在想来顺手摘果子,效忠汉室?还是想要高顺效忠那个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他?联想到似乎一夜之间在许都传开的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论辈份算是当今天子的叔叔的流言,以及董承伏完等一同随圣驾西迁的那批人似乎有不稳的倾向,陷入了深思。
好在高顺并没有被刘备的假仁假义的面具所骗到,或者说也许从智商来说,他要比被轻易的虚无缥缈的东西骗到的关张二人要高明不少,又或者近两年的近距离接触足以让他清醒的认识到刘备精心构筑的表皮之下隐藏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货色。
只见高顺“呸”的一声,直接吐了刘备一口唾沫,就扭过头去,不再言语,直接身体力行的表达他对刘备的不屑。
刘备尚未来得及反应,关羽便率先跳了出来,“我大哥看得起你,想要饶你一命,你居然敢如此不识好歹!”说着,就要冲上去踹高顺。
“啪啪啪……”突兀的拍手声打断了关羽的动作,见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郭嘉停下了动作,朗声说道:“久闻关将军英明神武,智勇双全,嘉慕名已久,今日得见,幸甚憾甚。只可惜方才嘉不在战场之上,未能亲眼见识。只是嘉有一事不明,方才擒获吕奉先的,分明是文谦(乐进)文则(于禁)两位将军,不知关司马(别部司马,通常用于独立小股部队的长官)那时身在何方?”
可笑那关羽居然尚未听出其中的玄机,听到有人赞扬,反而得意洋洋起来,看那面露得色的模样,似乎还嫌郭嘉夸的少了,巴不得他再多说几句。
荀攸之前分明因为关羽这小小的别部司马居然尊卑不分,身为客军竟敢在那么多主将面前肆意妄为,在心底里从头到脚对他低劣的品味进行了鄙视。此刻看到郭嘉这一番暗讽却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禁不住摇头叹息,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刘备是个心机深沉的,他听明白了郭嘉的话,不动声色的拦下关羽,“唉,云长,高将军是义士,不得无礼!”然后做出全然不在乎的模样,对着曹操一揖,“舍弟失礼之处,还望司空海涵。”看他那模样,分明就是想要借着曹操来打压郭嘉。甚至还想暗示郭嘉在曹操面前行为不端,有失谋臣本分,借机挑唆二人不合。
而曹操本来就因为刘备的行为而颇感不悦,但他现在这行为做出来,却被刘备逼的不便发作,否则就是器量狭小,不能容人。曹操与郭嘉君臣相得,又怎么是你这个卖草鞋的随便两句就能够糊弄的,不过此刻他开始后悔当初不应该收留刘备的,为此程昱这倔老头几乎一日三次的跟他抱怨,现在真是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郭嘉显然是极为不屑这种低级的挑唆,心想这东西我过了十岁就不玩了,直接撇过头去,不予理睬(乃傲娇了)。曹操也是哈哈一笑,“奉孝他就是这个性子,让玄德老弟见笑了。”从内心而言,郭嘉替他出了一口气,同时又长了面子,曹操心里是颇为痛快。说到底,眼前这两个才是自家的宝贝谋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比起那个打秋风的谁谁谁两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顶多他也就偶尔怨念一下,这关羽和张飞的眼神怎么就这么差呢,明明自己要比刘备这种货色高明了不知道几条街,怎么就死心眼的跟了他呢。看看我手下的待遇,应该尽早跳槽嘛。虽然手下无论是谋士和武将几乎都是精品,但人才这种东西,对于曹操来说,再多还是少。当初收留刘备,有很大的程度是看在关羽和张飞的份上。
郭嘉此时已然看透刘备的险恶用心,索性摆出了他历来狂放不羁的招牌,直接华丽丽的无视了刘备,向着曹操说,“主公,可否让嘉同高将军说上两句。”对于郭嘉来说,尽管平时看来不拘小节,但本质上却是个颇为傲气的角色。郭姓虽然不是什么望族,但在光武年间也算是四小侯,即光武郭皇后的一支,早年在颖川游学时,他可是货真价实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的都是如荀彧,戏志才这类的人物,偶尔彼此惺惺相惜,却也从来没有彼此之间管仲乐毅,张良萧何这么的互相吹捧过。等到黄巾之乱爆发,颖川正是重灾区,颖川书院关闭了,荀彧带着自家的亲属遁了,而郭嘉则闭门谢客,借口读书,实则换上马甲仗剑天下顺带游学去了,与袁绍那个挂羊头卖狗肉的闭门不同,袁绍是名望值不到多少不见,他大少爷是看不顺眼的都不见,所以他的名声主要在高层之间传播,而民间基础没有某位后世造神的草根偶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