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_作者:decelle(185)

2018-03-09 decelle

  注4:千金买骨,燕昭王想图强,为招揽人才,问计于郭隗,后者说了一个故事,古代一位侍臣为君王买千里马,却只买了死马的骨头回来,君王大怒而不解,侍臣解释说,如果大家看见君王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肯用重金买回来,就会认为君王是真正想要高价买千里马,就会自然而然把千里马送上门来。后来果真如侍臣所言,不到一年就有几匹千里马被呈送上来。故事流传至今,意指十分渴望和重视人才。然后郭隗说请让我来当这马骨吧。——此君真是人才啊。

  作者有话要说:  距离上次更新还不到一个月,瓦咔咔,D还是很有RP的嘛。

  抱歉,各位,五一去了一下天朝西南角,本来想更新的,结果实在舟车劳顿,外加这章的内容其实与手稿不同,是D临时加出来的,所以慢了点。

  关键原因是,不想弱化郭嘉的能力,印象中的郭嘉性格是类似天生郭奉孝的,才能是类似火凤燎原的,虽然还是觉得自己笔力不够,但至少值得D自满的是,这里的郭奉孝不会变成一个堪比林黛玉的病美人。

  原来这卷书院青葱不过是标准的为了补偿糖猫的过渡卷,现在怎么会变得比开篇更长啊ORZ,怎么感觉比起第一卷来这更像是一个真正的开篇囧死猫了。这卷估计会有四十万字左右,这是何等的鬼扯啊= =。

  另外,考虑到下次更新的时期不一定能在高考前,(就算是高考前也应该收心禁网看不到了)所以提前预祝文下参加高考(也许还有中考?)的各位亲取得好成绩,考进理想的学校。

  ☆、第六十五章 真真假假

  第六十五章真真假假

  千金买骨?在听到这个词汇的时候,郭嘉先是一顿,忽而才联想到这个仅在《战国策》上出现过的典故,居然不是儒家或是法家从如今的情势来看,实质上这两只猫是郭嘉天然的盟友,别的姑且不论,那堪比印钞机的吸金速度就使得她们充当招财猫也有足够的分量,更何况最主要的是政见上。

  两只猫所有来钱的生意都是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同郭嘉合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郭奉孝只要来个翻脸不认人,那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可人家摆明了还是一副浑然不在意的态度,这更是说明他们只是需要一把□□而已。自从认定曹操是他值得辅佐的主公之后,郭嘉更多的是以势力平衡加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尽管引进人才实际上来说主要依靠荀彧的推荐,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谋士在这个方面都没有话语权。在曹操手下的谋士中,荀彧是保皇党,真正经历过那场董卓之乱的荀攸和程昱却选择了装傻充愣,至于郭嘉自己,在支持曹操平定天下这个大方向上是与荀彧一致的,但是谁主谁次就要打个问号了。

  从认识以来的一系列动作都说明示好的意图,如今大局已定,居然是因为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理由不肯加入司空府,郭嘉带着怨念的眼神直接投向了自家主公的藏身地点。你招揽人才人家嫌弃你出身不好,气场不合,或者索性说你RP太低智商不够那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因为现在这个原因,郭嘉表示他想吐血。

  虽然老猫对古往今来,天下大势判断的准确无误,但糖猫还是比她更先抓住郭嘉的真正要求——表态,仅此而已,老猫是纯粹属于考虑太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如果郭奉孝你真的有这需要,我们挂名在你的名下做门客也无所谓,当然帐目需要另外算清。借用你的招牌自然会支付相应的报酬,但相对而言,我们不会与你为敌,但我们的事情也请不要干涉。”

  “糖?”老猫扭头看着忽然恍然大悟的糖猫,有些不解,我们这里还在玩弯弯绕绕呢,由于具备自带危险回避功能,这只猫在EQ方面的表现实在令人发指。之前的几件大事中一时兴起的成分要远远超过刻意谋划的成分,然而一旦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前看似闲棋散子都能被一挑完整的脉络给串联起来,这也是老猫独有的才能吧。“好吧,附议。”老猫赞成直接换取保质期为十年的金字招牌,天然挡箭牌。“说句不中听的,在下以为我们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了。毕竟我们还是分得清谁才是发薪俸的人。借来的这张虎皮如果是更始帝(注1)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郭嘉瞬间明了了老猫的暗示,问道,“难道这也是小道消息?”

  “虽然不是,可也相差不远,用膝盖想想都知道了嘛。就算没有这块招来麻烦和利润一样多的金字招牌,想要顶着大义的名分玩一把清君侧的人可是多如过江之鲫啊。”光是官渡之战前,除了衣带诏之外,曹老板还躲过了两三次暗杀,要说跟汉献帝一点关系都没有,那真是骗小孩子的话了。“说起来,奉孝大人可否行个方便,替我们再找一个精通日常典章制度尤其是衣食住行方面的人才,家中长辈不再身边,如今暗潮汹涌,要是不小心着了别人的道,扣上个逾制的帽子难免麻烦。”老猫忽然记起曹植的老婆就是因为衣饰逾制直接被曹老板赐死,连忙让郭嘉打补丁,她对考验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九条命一点兴趣都没有。尤其是无论是老猫还是糖猫,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都不降低来自现代的生活标准,导致像是每天吃的米饭其实是从荆州那里运过来的蝉鸣稻,连曹老板请客的时候都舍不得请王朗吃米饭,可想而知她们几乎成了奢侈浪费的典范。然而毫无疑问,她们也没有迁就时代倒过来去吃粟饭或者豆饭高粱饭的地步,不找个专业人士负责,不知道哪一天私藏龙袍,诬告谋反的事情就飘到她们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