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_作者:decelle(200)

2018-03-09 decelle

  尽管糖猫对这有着历史意义的八卦行为非常感兴趣,而以她的历史知识来看,无论丁夫人或者卞夫人当政对阵个历史潮流都没什么影响,她还是习惯性的说道,“虽然这件事很有趣,但遗憾的是这并不是我们的职责范围。”糖猫示意她们头上可用的头衔包括颍川书院的学生,太常(九卿之一,主祭祀)手下借调尚书台的明算博士,顶着马甲在青楼混润笔费的假才子,郭嘉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曹老板未来时的见习幕僚,可唯独没有媒婆属性。在缺乏媒婆套装和身份证明的支持下,乱掺和是不对的。

  权责明晰的契约精神铭刻在整个上海的灵魂中,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中似乎显得斤斤计较,然而这早已成为习惯,即使经过再多次的涅磐,也不会忘记。

  不经意的一抬头,郭嘉的眼亮得吓人,清冽到似乎一眼可以看到底的衍生,却又犀利的能够看穿人心。室内的气氛瞬间接近凝滞,与之前给人的浪子印象截然不同,顿时把两只猫的小心肝吓得一跳一跳的。要不是这两只猫本来就没有什么不良目的,纯粹属于凑热闹打酱油,问心无愧,估计就得在这种接近实质的眼光下现了原形。(照妖镜乱入)“报酬不是问题,说吧,你们想要什么?”

  老猫顶着山那么大的鸭梨,伸出爪子挥掉了头上的汗滴,一歪头,“这是约定以外的工作,劳驾请付加班费。”只有有所求的臣子对于君主来说才是好臣子,北魏的某个皇帝还特地撰文赞扬贪官的十多种优点,比如是皇帝的天然盾牌,皇帝的后背金库,有把柄好拿捏,定期杀毒还可以刷声望。(注2)相比而言,那些道德标杆,无欲无求的所谓君子,在帝王心术中,成为王莽的后备军。(王莽,西汉末年外戚,声望值超过1000,开头很低调,到最后图穷匕见,问皇太后(王政君)讨要玉玺要求代汉,王政君一发火就把那个和氏璧雕成的玉玺摔了一个角,结果后来用黄金补上。王莽建立新朝,造成西汉灭亡,为了缓解西汉末年土地兼并等多重危机,对土地奴婢进行国有化禁止买卖,进行货币改革,最终在豪强的联合狙击下失败,导致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成立)这一招开口就要钱是跟大秦名将王翦学的,他带着一百万士兵出去打楚国的时候,基本是一天一封信朝咸阳问嬴政要钱要田,有所求的臣子比较好控制。对于据说疑心病比较重的曹操,和手下妖孽辈出的谋臣而言,正大光明收费的话显得她们不会是别有用心,想要插手夺嫡,否则真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从某种角度而言,对老猫来说,自作多情也好被害妄想也好,事关自身小命,再小心也不为过。

  老猫这话一出,室内的气氛顿时不再紧张,如同老猫所预料的一样,在听到了她打着求财名义的目的之后,郭嘉明显没有之前那么咄咄逼人,反倒是微微一笑,“你想要多少?”显然,他联想到初次见到这只猫时,拽拽的赚润笔费的少年的模样,即便如今这两只猫的生活水平远超过了衣食无忧的水准,对于金闪闪的热爱还是自始至终的保持着。

  “只要事成之后,曹老板包个红包当作谢媒礼就成了。”只是这一句话不经意泄露了这只猫在乎的根本就不是这些钱。

  郭嘉吃了一惊后恍然大悟,意识到所谓的谢媒礼无非又是老猫的保护色而已。那么小的年纪(外表是尚未性别明细的正太状),却与年少气盛这个词绝缘,在曹操的帐下,尽管谋士众多,但几乎每个谋士都有着自己的保护色,无论是郭嘉的不拘小节,或是荀攸的“愚不可及”,又或者是程昱的倚老卖老,均是为了自保的面具,唯独这样的谋臣才不会引起主公的忌讳。

  在这一点上,老猫和郭嘉默契的达成一致,所谓好的臣子,应当把好名声留给主公,把好处留给自己,这是谋臣的第一要务,在《战国策》中就明目张胆的描绘这种思想,而其中的典型范例就是管仲。作为一个个人品行不佳的臣子,他反而赢得了齐桓公全心的信任。效仿名臣,并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连这点为臣的宗旨都搞不清楚,就以管仲自比的,在明眼人心里无非就是四个字——止增笑耳(前句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与此同时,糖猫则在一边不紧不慢的做着免责声明,“有几件事在这里需要先说明白,我们只提供方法,不会进行任何实际操作,是否具体实施由郭奉孝你自己决定,另外,为了我们自身的安全起见,不得已任何明示暗示的方式对外揭露我们与这实践有关,你虽然不担心卞氏会怎么怎么滴,我们可怕被她的亲属跨省追捕。”时至今日,若是还没猜到郭嘉借着上次约定的漏洞泄了猫家的底细,那这两只猫的智商就真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