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基鱼塘: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是池中养鱼、池埂种桑的一种综合养鱼方式。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与之相类似的技术,便是稻田养鱼,可同时获得稻米和草鱼两种产品而不用除草杀虫。在历史上这种技术出现在唐宋时期,而对于这个时代的江东来说,却是太过先进的技术。无论是征战所需要的军粮,还是用来赚钱支付军费的蚕丝,都是目前的江东所急需的东西,而最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并没有超过时代的范围。“还真是——一点不想欠我的人情呢。”在书房内看着明暗两封来信的周瑜笑得温柔缠绵,不过转眼之间便转换了表情,“子纲先生可有交代?”
周瑜特地冒险打通许都与吴郡的通信道路,自然不是为了用来传情书的(被老猫抽飞),江东的二张——张昭和张紘是江东地区的名士,孙策在江东起兵时,便是亲自上门,请得二张助阵,从此一人随军,一人驻守。虽然周瑜与孙策均是三国俊杰,然而在震慑当地的士族方面,难免是黄口孺子,威望不足,有其中一人坐镇,这才让江东双璧无后顾之忧。否则别的姑且不论,在临近吴县的陆家因陆康之死,换了掌舵人,内部变换难免局部不稳,但不妨碍因为私仇而虎视眈眈,背后坑上一把。因之前孙策托庇与袁术之下,攻打庐江,陆康认为袁术是叛逆,死战不退,宗族百余人,死伤近半。江东陆顾朱张四家同气连枝,其中又以陆家为首。孙策虽是吴郡出身,其母族吴家也是钱塘望族,然而在江东的实力,与这四家比起来,显得不值一提。若不是二张以自己的声望镇压,只需一条,不卖军粮于孙策,便可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本来这次进许都,是不需要周瑜出马,然而当初在灵帝以及董卓当朝期间,均想要征招张紘为官,他均拒不接受。虽然名义上打着向朝廷进贡土产的名义,实际上是为了与曹操达成盟约,孙策的形势看似一片大好,实则举步维艰,刘表手下的黄祖与孙策有杀父之仇,而最近孙策又与自立称帝的仲家帝——袁术撕破了脸皮。但凡明白一点远交近攻的知识的人就知道,联合曹操,通过朝廷的封赏的名头镇住江东这些士族,方是长远之计。张紘为了在中央中能够取得大义的名分,在曹操的提议下,顺水推舟的留在许都,为东吴担任眼线,并凭着自己的声望影响曹操的决策。而周瑜的父亲是洛阳令,周家又是南渡的侨族,在京畿地区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周瑜这次不符合历史书上的行为就是为了替他打通关节,安排后路。
拆开由火漆封口的密信,周瑜一目十行的看了下来,在这个时期,政治中心还是集中在北方,中原地区的势力变化直接关系到天下大势,而这些内容是他们在江东难以获取的。“备车,去子布先生府上(张昭)。”孙策身在主位,不必事必躬亲,然而相对应的,周瑜所要承担的责任就更多,包括情报分析等重大内容,虽然年岁不大,但在这方面他已经颇有经验,随后又犹豫了一会儿,“去请吴侯一并过来。”
此刻正是冬季,不便出兵,如何在掌握江东大部分土地的豪强们不配合的情况下,征收到明年的军粮,同时又不加重自己领土内百姓的负担,成为让孙策和周瑜头痛的问题。当初人少的时候,固然可以向鲁肃家里借一下,但随着手中军队的增多,这不是个人支持一下就能解决的问题。况且除了江东士族以外,孙策此刻的环境称得上四面楚歌,无论是刘表或者是袁术,眼下都是几乎不可撼动的存在。
在江东,即便是被朝廷册封为吴侯,孙策依然为众士族诟病不已,比如说他不喜欢依照这年代的风俗,以车代步,而更习惯骑马,等周瑜下车让下人敲响张昭的家门的时候,看见孙策的踢云乌骓(跟项羽一个品种)已经被拴在门外。此时的四季要比后世来得更加分明,才不过几步路的距离,周瑜的披风上就都是雪,进屋之后,果然看见孙策已经等在屋内。“伯符,子布先生(此为夫子之意)。”照着规矩施礼之后,周瑜取出了密信,蓝色的字迹只有绿豆大。在张昭的书房内,早已展开了由虞翻友情提供的地图,以前不觉得,但有了比较之后,周瑜顿时发觉这跟老猫一次随手比划的草图的精确度上,相差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