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猫,原本是花一样的高二学生(误),在某天去学农的路上,乘坐的大巴遇上了按照老猫的说法绝对不应该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龙卷风,醒来的时候就非常无语的发觉自己身处在这个时代了。
注意——这个时代——熟悉历史的人就会知道,建安可是三国时期最辉煌的年代,人才辈出,群雄崛起,不过对她来说,除了语文考试时会问建安七子是谁之外,她对于这个年号一点印象都没有。
在她的概念里,所谓的三国,就是人物很多很混乱,跟和平二字完全无缘的那种历史问题,除了历史会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苏东坡的赤壁赋搞错了地点之外,这个世界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值得庆幸的是,她的降落地点是类似于《桃花源记》的华佗的老家——华家村,总算是避过了战乱,虽然想要找到回去的方法,但凭她一只猫在这个乱世,就算真有九条命都不够用。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一直被大部分人所忽视,但这却是不折不扣的处事箴言,而糖猫对这句话有深刻的体会。在到达这里的之后的几个月里,她甚至都没有离开过华家村,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了医术的学习上。糖猫的一家子里大多数人都是学医的,在学校里经常参加生物竞赛、实验解剖,与华家村的医术结合起来是相得益彰,互惠互利,由此正式成为了他们村长华老的关门弟子,总算是有了立足之地。
直到两个月前,备份的手机电板总算是派上了用处,糖猫意外的发现居然手机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使用,打通了老猫的手机,就这样两只猫在一千八百年的时空之前会师了。
老猫,外表是美少年的谜之生物(误),自称有五千岁,不过目前也是普通的高中生(真的吗?),兴趣是用常识打击人,不过常识和正常人所谓的常识有严重的偏差。擅长所有的考试科目,不过动手能力为零。直到老猫降落的时候顺手救了受伤的周瑜,然后跟着他来到了华家村,糖猫才真的有了自己到达三国的真实感。
颖上多名士,往来无白丁。颖川书院位于颖阴城外,依山傍水,海内闻名,原本是荀氏的族学,之前由于黄巾之乱一度毁于战火,然而在曹操顶着朝廷名义招贤纳才以及荀氏本身的需要,再次恢复了旧貌。说起来颖川书院之所以蜚声海内外的原因是这里曾经培养出了一群谋臣,荀彧、郭嘉、荀谌……曹操和袁绍手下的一堆谋士都是这里出品。不客气的说,这里至少是全国性的知名学府,虽然没有太学那样有正式的官方背景,但是也算是能够媲美北大清华的级别的书院了,纵观九州,只有水镜先生坐镇的襄阳书院可以与之一较高下。
由于积极贯彻曹操为才是举的政策,颖川书院对于学生的身份并没有做硬性要求,按照儒家的说法,就是“有教无类”,所以这里除了荀氏等豪族子弟之外,还有不少出生寒门的学子在此处游学。
这一日书院的门前又来了两名前来游学的学子,不过这年龄看上去实在是小了一点,才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居然就跑来游学了,家里人也还真放的下心。矮的那个刚足七尺,五官还带着稚气,一双灵动的眸子骨碌碌的转着,从袖口微微露出的指尖纤细而充满艺术家的气质,完全看不出她的本行,这是糖猫。高的那个要高出半个头,微卷的头发,白皙的皮肤,整体上要比一般人浅上一个色度,虽然现在是冬日,可手上依旧不紧不慢的摇着折扇——这个本应是宋朝才在中土出现的舶来品,乍看之下给人完全温和无害的感觉,这只是老猫。两只身上的衣服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货色,但腹中诗书气自华,来自现代小康之家,比起三国的生活水平,吃穿用度上再怎么说都算得上豪富之流,看上去也算的上个人物。
不得不说,权势在中国向来是最有效的武器,古今皆是如此,在出示了郭嘉的推荐信之后,本来因为两只猫的外表年龄而有些请示的书院执事之一态度马上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两位请随我来,郭祭酒大人已经为两位安排好了。”说着便将两只猫引到了书院附近一处清幽的小院。
两只猫对视了一眼,心头都是大吃一惊,之前与郭嘉做交易的时候,除了要他办户口之外,顺手让他写了一封推荐信,本来不过是一步闲棋,没想到他居然一步到位,完全的安排妥帖了。
“所有的住所都是书院安排的吗?”糖猫好奇的回过头,问了问荀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