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可能有点晚~
等我稍微攒一攒存稿,之后就规定一下更新时间吧,总感觉最近太随意了哈哈哈
☆、第八十章 木兰秋弥(二)
林家姐妹这回走的依旧是小角门, 贾家下人也依旧是华袍如初, 只是多少顾忌着国丧, 没有那么的花枝招展了。
她们自然还是先去拜见贾母, 贾母瞧着喜气洋洋的,原来是宫里头贾元春有东西赏下来, 也有黛玉和林琯玉的份,一旁的薛宝钗也有份, 只是这礼物也有趣, 宝钗同贾宝玉的乃是一个样,林黛玉、林琯玉又同三春是一样的了。至于贾环、赵姨娘等人,都是无赏的。
林黛玉亲手接了,又交给了身后的丫鬟,微微一笑, 也不说什么。她看一眼宝钗, 宝钗揉着手帕, 似乎有些烦乱。两人各自递了个眼神,一左一右地拉出了林琯玉, 道:“宝玉说是在读书, 咱们瞧瞧他在读什么书去。”
却把想要留宝钗下来说话的王夫人给堵了个正着。
黛玉抱怨道:“既然薛大哥哥已经找好了地方,姐姐怎么不搬出去呢?”
宝钗道:“我哥哥跑商去了, 我虽然不放心,总也胜过他在外头鬼混得好,我平日也住在宫殿里陪护公主,现在只有我母亲住在他们家, 我倒是放心得多,他们一来借不到钱,二来又碍着我们家的面子不得不客客气气的,岂不是妙哉?”
黛玉笑着抿嘴不说话了。她有时候觉得很奇怪,自己姐姐瞧着就跳脱,其实有时候未必真的一点儿谨慎也无;宝姐姐沉稳细心,但是有时候对旁人的那份小算计,又着实神采飞扬。
大观园没了那些吵吵嚷嚷的女孩子,静悄悄的,三人忽然听见哽咽之声,林琯玉最警醒,拉了另外两个人,三人屏声静气隔着药栏一看,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架下,手里拿着根别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的流泪。
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竟然是龄官。林琯玉以往还不觉得她和黛玉有多像,这会儿乍一瞧,还以为是黛玉蹲在那儿呢。
再看这蔷薇花的花期已过,满园都是簌簌的落叶,龄官又哭得可怜,也不知是触景生情还是怎么。黛玉眼睁睁瞧了一会儿,别开了头,三人悄悄地退出来了。
宝钗道:“我看那花架下写了千个‘蔷’字了,怎么她见花落了这样伤心不成?”
林琯玉倒是没有看出她写的是“蔷”字,但是见边上落了的蔷薇,也是若有所觉的。唯有黛玉似乎很伤心。情之一字,最是伤人,她以往所见的爱情多是来源于话本子上头那样不知所起的羁绊和牵恋,等到了眼前再看,又是不同的。
宝钗见她这个样子,颇有些诧异,再一想,想到她也是知事的年纪了,莫不是有喜欢的人了,才会这样触景生情?再回头看林琯玉,这没良心的很煞风景地道:“我想吃蔷薇花饼了。”
黛玉和宝钗都习惯了,却还忍不住掩面而笑。
她这才正色道:“看样子蔷儿也不曾和她说要接她出去,不然何至于这样伤心呢?”宝钗往日竟不知道贾蔷和龄官之间的事情,忙问是为什么。
林琯玉便从自己救了龄官打了贾蔷一顿最后发现是个误会开始说起,又说前些日子听说贾蔷给龄官送了一只会衔旗的雀儿,却平白惹得她生气了一场。
宝钗道:“如此,龄官到底还是想着回家,不愿意困在这里。宁国府那样乱糟糟的,她这样一个心思细腻的女孩子过去,怎么受得住?”
林琯玉撇嘴道:“我也道是这样呢。他这番居然还有心情跟着王颀他们胡闹去围场玩耍,还不如回来读书。”宝钗却笑道:“未必只有读书一条路可走,我也在宫中听说过那些捐了官的,着实也出了很多人物。”
黛玉看她一眼,她为宝钗方才的眼神感到隐隐的不安。林琯玉心思没那么细腻,瞧不出她的小心事,但是宝钗却不一样了。虽然黛玉自问是问心无愧,却也总觉得不自在。
她忙笑道:“实在不行,咱们且先接了她回家来住几日,等到有办法了再说也不迟的。”又说:“本是要去看宝玉,在路上唧唧咕咕了这么久,一会儿去了见不着人,才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她也很好奇贾宝玉能够被自己的一番话点醒到什么程度。
怡红院外还是粉墙环护,绿柳周垂,只是静悄悄的,没了往日的活气,连个看门的人也没有。三人进院子去,没有听见以往丫鬟们的笑闹声,反而是有人的朗朗读书声传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