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曼丽迅速将文凭从狼皮古袋中掏了出来,并将自己的血涂抹在文凭上以证身份,血迹很快散落在沙水之中,然后那些衙差“看”到文凭的同时,果然呜呜咽咽着停下了动作。
张启山四周围的黑影渐渐退去,回到流动的黑色江水之中,两个人终于有了喘息之机。
也就是在这缓口气的当,黑幽幽的通道忽然变成了一条由石板铺成的道路,两边也变成高高的墙壁,只不过这些墙壁全是由棺材做成,或许刚才涌出的衙差就是躺在这些棺材里的。
于曼丽说:“佛爷,这条路应该通往棺衙。”
张启山向曼丽点头,表示可以向前走。
两人虽然谨慎,但速度都是极快,不似以往探墓时的小心翼翼、摸索几遍才向前走。甚至中间遇到暗箭和陷阱也不做任何停留,而是直直地跳跃过去。这倒是很考验他们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智慧。
到了棺衙,只见两侧各站一名衙差把守。这两名衙差似两块巨石,纹丝不动,再看他们的眼睛,也一动不动的目视前方。
但于曼丽知道,衙差已经“看见”他们了,便将文凭呈递给其中一个衙差。
这名衙差的眼睛仍旧转也不转、眨也不眨的,手却已经精准地抓住了曼丽递过去的文凭。另一名衙差也适时竖起手中拦人用的长刀,放二人通行。
江下沉棺衙的构造与明清时期的衙门差别不大,进仪门、过大堂、穿头门就进了二堂。大堂是审理公开案件的地方,二堂、三堂一般是审理比较私密的案件、或者是接待来往官员和佥押各种手续的地方。
于曼丽和张启山进了二堂,引路的衙差将文凭放在公堂书案上就转身走了。
这时候才从屏风后面转出一个师爷打扮的僵尸,他双手捧着一柄木制钥匙,看过文凭之后,竟直接将钥匙给了于曼丽。
于曼丽大惑不解,明明这张文凭还没有呈给总督看过,师爷怎么就直接认了她的身份、还给了她装有官印的钥匙呢?
张启山生恐其中有诈,从半路截下钥匙,握在自己手中,不让于曼丽接触。然而师爷完全没有理会,任由张启山将钥匙截了去。
这就更令人生疑了,在张启山接触过的所有粽子中,不攻击人的粽子一般都有其他能力,认人就是其中一个能力。事出反常必有妖。
但这妖是什么,张启山一时无从得知。他们只好先去后衙案牍库,准备拿着官印和木钥去翻阅即将佥押的入狱之人的名单。
刚要出二堂,正巧有一衙役抱着厚厚的一摞公文向大堂走。张启山和曼丽忙跟在他后面,等他出了门,二人才去翻阅公文。
在看到这些名字的第一眼,于曼丽就紧张起来。
她已经完全不清楚现在是什么时间,而文书上清楚地写着:
丁酉年辛丑月乙卯日丑时(大年初一半夜1点整)将××××××收押至武昌府。
十八个名字,不多不少。
而右下角印着一枚印章,上面正写着:李鸿章。
作者有话要说: 情人节小段子
傍晚,曼丽洗完澡穿着白色的浴袍坐在落地窗前的老人椅上看报。
张启山刚刚回家,制服还没来得及脱掉。
他轻轻地走到曼丽身后,吻了吻曼丽的头发:“香香的。”
曼丽从老人椅上跳了下来:“我有个好东西给你看。”
张启山放下制服帽子,侧坐在老人椅上等曼丽。
过了一会,曼丽从屋子外面捧一个木质的镯子进来:“这个木镯子我请八爷做的。”
“八爷?”张启山把木镯子接过来。
“对,他说这个里面有个签文,让你一起看。我还没看。”
张启山映着光看镯子里面刻的字。
“今夜适合关灯。”
张启山失笑:“你看过了对吧?”
曼丽疑惑地接过镯子:“写的什么?为什么这么问?”
结果还没来得及看清镯子上的字,灯光突然灭掉……
“喂,张启山,到底写的什么字!”
☆、第 55 章
于曼丽略紧张地说:“张启山,我不记得时间了。”
她之所以紧张,绝不是因为时间紧迫带来的压力,而是因为无论是她过去执行任务还是现在下墓,她从来都没有忘记过时间,更别提是在这种这么重要的情况下。